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执政的王朝,其辉煌与衰微,在当时的文人眼里就如同一出绚丽多彩的大戏。嘉靖年间,严嵩及其党羽专权而治,引发了一场震撼朝野的"大戏"。随后,隆庆、万历年间,权力更迭、人事变动不断上演,导致这出"大戏"愈演愈烈,朝堂之上、民间之中无不为之侧目。然而,这出看似波澜壮阔的"大戏",最终又将如何收场?这些活跃在戏台上的人物们,又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权力角逐的翻云覆雨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严嵩借皇帝提亲之机,开始大权独揽朝纲。此前,严家在淮安乃是世代书香门第,世代读书人。却在严嵩手中,逐步演变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其子严世蕃更是与其同党罗龙文狼狈为奸,把持朝政,专擅作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先,国舅罗龙文与严世蕃勾结一气,于朝野中肆意敛财敛权。嘉靖帝对此视若无睹,由他们在朝中为所欲为。直到几年后,罗龙文贪得无厌,侵吞皇家银子,被严嵩一党视为异己,方将其囚禁起来。

随后,严嵩上疏状告罗龙文种种罪行,逼迫嘉靖帝将其处死。可见严党独揽大权,早已今非昔比。不过,此时严世蕃亦已为祸深重,廷杖不可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见严党的嚣张跋扈,遭了奸臣的蛊惑,嘉靖帝亦疑神疑鬼,朝中大臣不复往日,都不敢轻易直言了。只有少数忠良如胡宗宪、高拱等,尚有些气节,屡次进谏,终为严党所不容。

二. 江湖险阻惊心动魄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严党的跋扈已引起朝野哗然。此时,胡宗宪上疏直斥严嵩及其一党的罪行,亦获御准将严世蕃等人的亲笔书信充作罪证。但不料胡宗宪竟遭严党构陷,锒铛入狱。狱中,宗宪撰写万言《辩诬疏》为自己求情,终亦无济于事。

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在朝野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嘉靖帝不得不将严世蕃与罗龙文一并正法,从严家中搜获巨额家财。二人被处以极刑,终年五十三岁。而胡宗宪亦在牢狱之灾中自尽身亡,年仅五十三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乃权力斗争带来的一场浩劫,冤狱横生,朝局大乱。嘉靖帝虽已做出正确决断,但已有些力不从心之态。朝纲日非,皇威日减,朝野黩武为患。

适值此时,云南等地陆续爆发农民起义,动荡不安。西北边陲亦有准葛尔部落骚扰,形势岌岌可危。而嘉靖帝已年老体衰,行将就木。朝野均有疑虑,临危之际,当托付何人为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隆庆帝袭位,被寄予重振王朝的厚望。可其在位期间,贪恋美色,荒淫无度,身体每况愈下,从未好转。及至万历帝继位,才十岁年纪,显然尚为太过稚嫩。

三. 新兴势力渗透朝野

明朝中后期,海外贸易逐渐兴盛,新的航海路线不断开辟。郑和七下西洋,使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东非等地区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葡萄牙人经印度洋到达华南沿海,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欧洲的贸易亦有增无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海诸岛屿亦成为重要的转运站,随着海商活动的增加,海商贸易的规模与影响力不断扩大。私家船队往来于马六甲海峡,自海外输入香料、药材、宝石等异国物产,获利颇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中叶,耶稣会传教士自欧洲东渡中国,带来了天文历算、测绘制图等新知识。利马窦、罗雄等在京师传授西学,并编纂出版多部著作。但部分官员执守旧章,以"夷夏之防"理由,将新知识视为异端邪说加以排斥。

当时朝野上下,自有保守派与开放派的分歧和争执。不过,洋人的来华毕竟为明朝带来了不少新鲜事物和先进理念,对明代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渐趋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如沈一石在江浙一带从事纺织、盐铁等行业经营,积累了巨额财富,被誉为"浙中巨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昔日英雄黯然离场

隆庆年间,张居正总揽朝纲,为明朝营造了短暂的复兴。他不仅重用了一批军事人才,如戚继光、李成梁等,镇守北部边防;还任命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卓有建树。在内政方面,张居正颁行一条鞭法、考成法等,改革赋税、选拔官吏,影响深远。

然而,好景不长,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便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其家族遭到万历帝的清算,昔日权力渐行渐远。

与张居正相恩相扶的谭纶,同样是一员出色的军事家。隆庆元年,他奉命从内阁调任兵部尚书,负责京畿防务。随后又兼督师,亲自督阵,修建数千座台垒,使东北一带的防御大为加强。在他的努力下,明朝东北疆域得到了长期的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历年间,谭纶一度兼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要职,依旧协理军务。不过到了万历五年(1577年),他便因疾请告归里,去世于家中,享年五十七岁。

另一位名将戚继光,后来亦受张居正、谭纶等人的重用,镇守北疆。他多次击败蒙古骠骑,保卫了明朝的北部边境。不过直到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已年过七旬的戚继光才在镇守大同时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 王朝没落终将重启

明朝万历后期,权臣专横、皇帝荒淫无度,加之自然灾害频繁,社会秩序大乱。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发生了著名的"母氏徵祥"事件,标志着明王朝的衰微已达到了顶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一位徐弈阁生母氏,着魔般预言天下大乱,朝野震惊。为了禳除祸患,万历帝不得不命令大学士等人查究其中缘由。历时数年,耗费巨资,最后不了了之。这一荒唐事件反映出明室将亡的征兆已初现端倪。

其后,明朝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日益膨胀。如东林党人曾被万历帝打压,到了天启、崇祯年间,他们终获重用,一度主导朝政。不过由于意见不合,党争不断,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明朝的衰亡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历五十七年(1629年),闯王李自成在河南起义,次年席卷中原,大军一度包围北京城。崇祯帝无计可施,最终于凤凰山上自缢身亡,明王朝就此覆灭。

此后,战火遍及全国,直至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开启了新的王朝。明代式微,乃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将迎来另一个时代的开端。朝代更迭,政权易手,如此循环往复,历史长河终将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