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萱

据极目新闻报道,江苏一家长在高考结束后,把放在儿子房间六年的监控拆了下来,并发文称“感谢监控陪了儿子六年”,引发网友热议。

怎么看?说实话,家长工作忙、没精力在身边看管孩子,借双“电子眼”放在孩子卧室,乍一看好像没啥问题。但这双眼睛是咋盯着孩子的?可谓24小时、360度无死角的密不透风式“关注”:作业写累了趴一下,监控里就有一声吆喝;和朋友打个电话,还得担心被监控“偷听”;有网友切身经历,女儿换个衣服都要跑到别的房间,因为监控连着爸爸的手机……将心比心,一举一动都被凝视、评价甚至“遥控”,换作任何人都会不自在。而这样的监控,家长却“感谢”它的陪伴,寥寥几字,很难不令人窒息。

家长到底对监控感谢啥?无非是自己省了心、免去了在场式陪伴。但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偷懒,甚至还可能本末倒置。一方面,这样监控孩子,未必有助于独立人格的养成。“被监控”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服从”,久而久之,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内驱力,变成习惯被控制、被掌控的人。另一方面,安装监控表面上关照着孩子的日常起居与学习,实则是以不信任、不尊重的视角审视孩子,更侵犯了孩子的个人隐私。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卧室的监控还可能成为危及家庭关系的导火索。

不可否认,父母有权利和义务教育和监督子女,但监护不等于监控,若真尊重孩子、为孩子着想,大可有更科学、人性化的方法。家长在教育这件事上偷懒取巧,显然是把心思用错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