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夏天湿热,尤其南方部分洪涝地区,居民饮食有哪些需注意?6月28日,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在回答极目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雨水洪涝会加重暑湿邪气,要清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生冷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图源:国家卫健委)

宋坪介绍,中医学认为,夏天自然界当中的阳气是最充盛的状态,人体的阳气也达到最充盛的状态。阳气向上向外发散,身体内部就会出现不足,这时候就会出现脾胃虚弱的现象。如果加上雨水洪涝,又会加重暑湿邪气,暑湿邪气阻滞在中焦脾胃,就出现了脾虚、气虚、湿盛的现象,表现为头昏沉、困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肚子胀等。

饮食上有哪些需注意?她表示,总的原则是,健运脾胃、祛暑化湿。首先要清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生冷食物,减轻脾胃负担。同时,建议吃一些健脾胃助消化去暑湿的食物,比如莲子、芡实、山药等都可以健运脾胃,像山楂、萝卜、麦芽都可以助消化,紫苏叶、薄荷叶、荷叶可以去暑湿。这些食物,既可以煮粥做成药膳来吃,也可以酌量配伍来泡水喝。

对于夏天容易乏力、困倦的人群,宋坪还推荐了一款清暑益气汤的茶饮,“使用西瓜翠衣,就是西瓜皮去掉外面硬硬的蜡质的外皮,30克左右,西洋参3-5片,竹叶3克,加上300毫升的水,煮10分钟,放凉放温喝就可以了,可以起到益气消暑的作用。”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