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西南多地出现多轮强降雨

降雨过程间歇时间短、落区重叠

云南省锚定“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

充分发挥基层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作用

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到实处

日前

云南泸水市成功避险1起洪涝灾害

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

作为典型案例

予以肯定并通报表扬

6月11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工作机制,立即“叫应”“叫醒”重点防范区域加强防范应对。 灾前日常巡查 12日2时35分,大练地街道大练地村委会蛮蚌组监测员欧新忠巡查排查时发现蛮蚌河河水上涨并开始漫出河道,立即电话通知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拥下益。 2时45分,拥下益到达现场开展先期处置,拉设警戒线,立即向大练地街道报告情况,大练地街道办事处分管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将河道沿岸及下游受威胁的77户245名群众转移至村委会避灾点,并对受灾严重路段桥梁进行封锁警戒。 最大山洪流量出现在凌晨4时,6时有所减弱。因巡查到位、处置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指出,这是一起典型的村级信息员夜巡早发现、街道管理员果断早处置的洪涝灾害风险隐患成功避险避灾案例。泸水市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巡查排查,科学会商调度,强化“预报、会商、预警、叫应、转移、安置、反馈”等全过程闭环管理。一是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工作机制,提升暴雨、强对流天气等灾害防范应对处置能力。二是全力抓实群策群防,切实做到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同频共振,逐级落实落细防汛责任。三是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做到预警有响应、转移有线路、避险有场所,整个过程高效有序。

山洪常与暴雨相伴发生

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

出现在降雨的高峰期

或者是在连续降雨之后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

破坏力大

遭遇山洪怎么办

这些安全知识要记牢

哪些情况下山洪离我们最近?

地理条件

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河道拐弯凸岸等地比较容易遭受山洪威胁。

气象条件

山区、丘陵区、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这些地区,极易形成山洪灾害,往往降雨后几个小时就会成灾受损。

哪些人群易受山洪泥石流威胁?

切坡建房不加防护的;

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

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

宅基地选择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

不了解山洪暴发信息,擅自在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两边活动的;

遇到持续强降雨,晚上在类似上述地方呼呼大睡、毫无思想准备的;

在山洪泥石流发生期间,随意过河、过桥想逃生的;

在山洪泥石流发生期间,不顾一切抢救财产、打捞物品的。

山洪暴发的前兆有哪些?

“看”

◇ 溪流水位急速上升,可能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发山洪。

◇ 溪流水位骤降,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导致断流。

◇ 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变浑浊,可能是上游暴雨将泥沙、石块带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听”

◇ 出现异常的山鸣声,类似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或闷雷声,预兆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

山洪来了,如何防范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融媒体工作部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