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峥嵘。走进林西县新林镇玉米单产提升综合示范园,放眼望去,一排排玉米绿浪涌动,苗壮叶展,长势喜人。县农牧局的专家们正在农田里讲解玉米管理要点,园区务工人员正忙着释放用于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蜂卡,田畴沃野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在园区内重点推广了玉米增密播种、全程机械化、浅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目前来看,确实见到了效果,玉米长势非常好,为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林镇党委副书记、园区负责人宋奎亮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林西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单产提升项目作为农业工作的“头号工程”,不断强化政策、技术、资金、服务等农业要素保障,深挖粮食增产潜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全力以赴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粮食单产提升的“科技密码”,在于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林西县将园区化理念贯穿于项目落实全过程,按照“三田两区四支撑”总要求,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有效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在新林镇和官地镇建设了两个千亩玉米单产提升综合示范园区。园区内重点规划了6个核心示范区,即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看禾选种”平台遴选区、“四控”技术综合示范区以及社会化服务样板区。通过园区的典型带动和科技示范,推动玉米、谷子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走进十二吐乡巴吉沟村万亩杂粮种植示范基地,绿油油的谷子生机盎然,茁壮生长,一派喜人景象。据随行的巴吉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民介绍,今年全村依托粮食单产提升项目,种植旱作谷子1.5万亩,主要推广全覆膜沟播技术,采用大小垄穴播方式种植,其中大垄70厘米、小垄40厘米,株距16厘米。在谷子生长期间,重点围绕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强化田间管理,确保谷子丰产丰收。从目前长势分析,预计谷子亩产能达到600斤左右。

“今年全县共实施粮食单产提升项目3.6万亩,其中玉米2.9万亩、谷子0.4万亩、马铃薯0.3万亩,共涉及9个乡镇,18个经营主体。通过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力争实现玉米亩产提高75公斤以上,谷子亩产提高25公斤以上、马铃薯亩产提高400公斤以上。同时达到节水、节肥、节药,省工、省时、省力‘三节三省’的目的,有力保障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林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刘树清说。

为顺利实现粮食单产提升目标,切实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林西县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路线、统一指导服务、统一田间管理“五个统一”要求,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托管,实施新型经营主体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围绕粮食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收获等关键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市农科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机制,整合组建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联动专家技术服务团队,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和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对粮食单产提升示范区和和示范基地进行包片指导,全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向良田挖潜力、用良种优产力、以良技增动力、用农机提效力、以良制增活力,着力建设一批粮食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和百亩攻关田。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全力打造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项目新亮点,培育林西现代农业新样板,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林西县农牧局局长刘建国表示。(邹俊杰)

来源:林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