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项作者|徐凡(发自美国加州奥林匹克谷)

最早抵达美国奥林匹克谷备战西部100的中国越野选手陈霖说,西部100和环勃朗峰UTMB,就像越野跑领域的世锦赛和奥运会。

陈霖的说法很通俗也很准确。由于历史悠久,参赛名额有限,几乎全世界越野精英选手都对西部100情有所钟,将其视为职业生涯的重要参赛目标。

西部100久负盛名,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还因其名额极其难得,从1984年开始,参赛人数被限制在369人内。这是因为美国国会在1984年颁布了《加利福尼亚荒野法》。通常情况下,保护区内不允许举办有组织的活动,这对西部100继续使用其中四英里的历史小径构成威胁。

组委会经过四年的谈判和上诉,最终在1988年,根据美国国会的指导,美国林务局批准西部100继续永久使用花岗岩酋长荒野区内的小径,但条件是参赛人数不得超过法案通过之前的人数,而1984年的起跑人数刚好是369人。从1989年开始,这个数字就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2011年,陈盆滨成为第一个参赛西部100的中国大陆选手,他的完赛成绩为28:33:35。这之后,中国参赛者依旧凤毛麟角,也一直没有进入过赛事前十名。直到到2023年,申加升以15:19:42的成绩获得第四名,这项赛事才在国内跑圈引来了更多关注。

今年的西部100,中国将有六名精英运动员参赛,他们是申加升、四郎多吉、邓国敏、向付召、李安娜和陈霖。中国精英尤其是三名女选手的来临,也引起了美国权威跑步媒体的关注(详细报道见明天本号版权内容译文)。

日前,“女子跑步”越野专项作者徐凡奔赴加州奥林匹克谷,分头探访了中国选手的营地,发回第一手探访报道。接下来,徐凡还将持续报道中国六名精英选手征战西部100的台前幕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霖

西部100就像世锦赛

不研究对手,跑自己节奏

“格格霖“陈霖的驻地是一栋风格古朴的别墅,掩映在一片树林里,紧邻公路,中间隔着宁静祥和的特拉基河。笔者过去采访的时候,她们帮忙架设了摄像机,下面垫着一本临时从床头柜上拿过来的书,是《英语口语9000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霖所在的阿迪达斯来自全球30多名签约运动员的驻地。

这栋别墅也是阿迪达斯来自全球30多名签约运动员的驻地。在这个大家庭中,陈霖收获到了信心、力量与欢乐。

陈霖4月21号就到了美国,是中国选手中最早抵达赛地训练的。她的教练说,每一场越野跑的赛道都完全不同,在比赛地训练更有针对性,质量也会更高。因此陈霖备战重要赛事,都是提前足够长时间进行实地训练。

陈霖首先进行的是针对性耐热训练。西部100的热,是太阳暴晒,路面会反射上来的热浪,“让人有窒息的感觉,像是开启了烧烤模式”,陈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西部100赛道的天气特点,耐热性训练成为备赛的重要一环。

对陈霖来说,更重要的是适应赛道特点,提升路跑速度。6月1号,陈霖参加了当地一个百公里比赛,赛道和西部100后半段很接近,气温也很高,当时跑了9小时44分钟,是她史上最快的百公里越野赛成绩。她觉得,这两个月的训练,收获显而易见。

陈霖还有一个艰难的训练任务,就是戒掉零食。“我以前爱吃零食,但跑长距离越野,没有一个好的胃是不行的,上次江南100退赛,就是因为发生了急性肠胃问题。这次来到这边,教练要求我抛弃一切零食,碰都不能碰,看也不能看。”

陈霖的比赛策略也不同以往。“教练一直说,每一场比赛都要抱有敬畏之心,比赛中遇到突发状况,要睿智,知进退,该放弃就放弃。但是这一次,教练要求我全力以赴。”

西部100是陈霖参加的第三场国际大赛,也是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一场。“西部100和环勃朗峰UTMB,就像越野跑领域的世锦赛和奥运会,这场比赛太重要了。参赛选手只有三百多人,一百多个都是来自全球精英,这种级别的赛事,与这么多世界级高手同台竞技,能让我学到很多,感受到很多。我希望自己能一直这样奔跑下去,为热爱去付出。”

陈霖说:“这次我们没有去研究对手,因为对手太多了,研究不过来。我就保持空杯心态,把自己的节奏跑好。我的目标就是把自己的能力淋漓尽致、毫无保留地发挥出来。离比赛越近,我自己一直在做心理建设,过程肯定很虐,所以我要很拼,全力以赴地去跑。这样当艰难时刻真的到来时,我会有个心理准备。对于结果,我希望能跑进前十,明年西部100就可以直接返场了。”

今年7月,陈霖将奔赴UTMB,她将在今年连续参加她越野跑生涯的“世锦赛”和“奥运会”。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付召

腿部肌肉拉伤恢复中

会调整战术,先慢跑再拼一把

向付召去年就跑过西部100,不是作为参赛选手,是为HOKA精英队员做领跑员。西部100不同于其它越野赛,规定在62英里处补给站开始,可以有领跑员陪跑,每人最多可以有三位领跑员,主要提供精神支持,不能提供体力协助。

向付召一直将西部100当做一个崇高的职业目标,但现在她对能否完成比赛计划并没有很大把握。以前参加比赛,完赛时间和她的预估偏差很小,但这次离开赛三个多星期时,她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跑。

今年5月初的一次训练中,她的左小腿肌肉撕裂。当时队友蒙光富也来到莫干山生活,她特别开心,结果和蒙光富一起训练时受伤了。

“也许是太高兴跑得太嗨了!”采访时,向付召男友Jacky在一旁忍不住说。

等不及在国内好好治疗,向付召在5月16号就飞抵美国,按原计划赶上闺蜜在伯克利大学的毕业典礼。本来,她寄望于来美国后继续治疗,南加州大学可是全美运动康复的最佳选择,发现驻地离南加州太远,做系统治疗并不现实。因此尽管来得早,却迟迟不能开始系统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训练之余,向付召在加州一号公路的短途旅行。

“我是5月26号开始恢复跑步的,跑了10公里,之后各种肌肉代偿出现了,膝盖、小腿、脚踝,轮流着疼。我当时想好了,到6月10号左右还不能确定参赛的话,Jacky就不用飞过来陪我了”,向付召说。幸运的是,她在慢慢恢复中,还跑了一次50公里,重拾了信心。

教练Jason Koop也希望向付召能坚持下来,尽量完赛,训练计划一直在给她降强度。“Jason Koop有好几名学员参赛,我能在系统上看到每个人的训练计划,和其它学员相比,我的训练量差太多了。比如Katie Schide,去年西部100女子亚军,她的训练是今天跑六七十公里、明天跑四五十,再休整两天。但我跑最多的就是30公里,只跑过一次50,这还不是教练安排的,因为我忍不住想尝试一下能不能跑完50。我已经失去了赛前一个月的黄金训练阶段,要重新启动身体,损失惨重啊。”

都这样了,向付召也不愿放弃。她决定调整心态与战术,“我还是会百分百努力,还是想进前十名,这样我才能有下一次参赛机会。但我会改变比赛战术,尽量先慢跑,见机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受伤,但仍在努力备赛的向付召。

男友Jacky经常在向付召参加国际比赛时陪伴她,他认为这次西部100对向付召的挑战很大,因为去年下半年开始,向付召就频繁受伤。他还认为,向付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速度型选手,更适合跑UTMB那种大上坡、大下坡的赛道,而西部100的赛道要求更快,气温也更高。

Jacky说:“以前我经常给她提一些建议,但她现在越来越有主见,所以我就不能有主见,转变成一个支持角色,支持她做的所有决定,提供情绪价值。”比赛日,Jacky将和向付召的闺蜜一起,为向付召沿途做补给。

最近几天,Jacky还自愿充当了HOKA中国队的司机、翻译和导游。“我是户外运动教练,带人去户外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也很喜欢”,Jacky乐呵呵地说。

6月8日,蒙光富参加完瑞士的一场比赛(Swiss Canyon Trail),也飞到旧金山,给向付召做领跑员。

备赛训练时,蒙光富会关注向付召的呼吸,判断领跑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并和她保持沟通。他觉得领跑员的作用主是加油鼓劲,跑快跑慢,都是运动员做决定。

对于自己是否能拿到明年西部100的参赛名额,蒙光富觉得要看机缘。他曾给自己规定,30岁前不跑168。“耐力积累是一个过程,跑168公里的精英都是跑了很多年的选手,我还年轻,先把100公里跑明白,知道如何分配自己的体力,通过拿名次建立信心了,才会考虑跑168。但如果明年能拿到西部100名额,我可能会暂时改变主意,因为我觉得赛道难度不是特别高。”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安娜

真切感受到大赛压力

拼尽全力,给自己交上满意答卷

2023年12月,小K李安娜获得泰国茵他侬byUTMB 100英里女子亚军,拿到了今年西部100参赛名额。5月底,她办理签证时遇到了一些波折,直到6月3号才飞抵美国,是六名中国参赛选手中最晚到达赛场的,比最早抵达的陈霖晚到40多天。

这次是李安娜第四次参加国际大赛。第一次是去年8月份的UTMB,那时她还没有签约品牌,为了不给自己压力,她拒绝了一些商家的橄榄枝,自费参赛尽量节俭,只提前几天抵达赛场熟悉路线。

今年,李安娜成为了HOKA签约运动员,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她说:“UTMB阵容庞大,很多是大众选手,而西部100参赛选手不足400人,都是精英,比赛前心理上的那种压迫感是不一样的。我现在不再是只代表我自己,还有品牌责任,又提前一个月过来参加适应性训练,如果排名太靠后,那就太显眼了,会觉得不好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西部100,李安娜将以HOKA签约运动员的身份出战。

来到美国后,李安娜一直和HOKA队友一起参加训练,高温的考验果然名不虚传。“刚过来那几天三十七八度,上赛道训练时,地上一股热气冒上来,胸闷,喘不上气。平时在深圳训练,湿热天气流汗多,消耗大,喝水就行。这里真是晒,又不出汗,闷在身体里更加难受。”

李安娜和HOKA队友先是住在终点奥本镇普莱策高中的附近,每天开车去到不同赛段适应赛道。开赛一个多星期前,HOKA中国队员搬到了起点奥林匹克谷。

李安娜的训练主要是执行Jason Koop教练给她制订的计划,根据身体感觉多跑或者少跑一点,目前状态一切还算基本正常。和队友一样,目前除了两段共约14公里的跑道因为交通不便没去过,赛道其它部分都跑过了。

西部100是一个全程下降的赛道,起点海拔近2000米,不像终点那么烈日炎炎,中午二十五六度,晚上气温低至11度多。赛前这几天,教练建议她和向付召利用住处后面的桑拿房,每天增加蒸桑拿的“训练”内容,一切都是为了做好热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前,李安娜一直在跟HOKA队友向付召、多吉和蒙光富一起训练。

李安娜开始给自己的完赛目标是19小时30分,可是队友觉得她的计划过于谨慎。现在,她想在这个目标上尽可能提高一些。

李安娜说:“我其实没有太多概念,就想每个CP点都按自己的节奏跑,想跑进19小时,需要全程都跑起来的,一刻也不能休息,还是挺难的。这个赛道除了晒,还有很多连续爬升,比如连续五六公里上坡,爬升七八百米,需要连续跑起来,才能保持住节奏。”

教练Jason Koop在26号已经来到了奥林匹克谷,他有好几名学员至此参赛,他将需要和每一位学员具体讨论赛事目标,并计划27号和李安娜以及其它中国学员讨论完赛计划和营养计划。

李安娜说 ,“这个赛道不是我擅长的,我觉得路跑很厉害的人来跑这个赛道,更可能超预期发挥。出国参赛不容易,任谁都想好好突破一下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申加升

今年比去年更具挑战性

争取成绩更进一步,但名次不一定

去年的西部100,申加升获得了历史性的第四名,是首位跻身西部100前十的中国选手。西部100今年在国内的热度升高,与他的成绩突破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再次回到这里,觉得还挺放松的,没有盛名之下的压力”,申加升露出一贯的儒雅笑容说,“但是今年比去年更热。 参赛选手整体水平也比去年高很多,我也做了很多准备,所以还挺期待。 今年有差不多二、三十名水平相当的精英,比赛一定会出现非常胶着的状态。 赛道那么长,变数会比较多,比赛的看点也会很多。 ”

作为Jason Koop旗下的学员,申加升都是按照教练制订的训练计划备战,他感觉比去年的训练强度更大。“去年是五月份才开始把跑量拉起来,今年从四月初就开始上跑量了,同时还进行耐热训练。除了跑步,这一个半月还会每天蒸桑拿,每次蒸半小时左右,温度也开得很高。去年也会蒸桑拿,但没今年准备这么充分,就只有二十来天。”

申加升的跑量也差不多比去年翻了一番。今年连续八周,每周跑量都在200公里以上,去年就只有一百多。他说:“有时候就是跑出去还要跑回来,跑过去的时候跑多了一点,中间又不方便坐车回来,就只能自己跑回来。有时候也是觉得自己身体状态还可以,就会多跑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参赛拿到第四的申加升,感到今年的天气比去年更热。

回顾去年的比赛,申加升认为在补给团队的配合上还有提升空间。“去年是第一次参赛,配合不那么默契成熟,在补给站其实耽误了一些时间。今年这方面肯定会改进,团队更强了,对比赛也更熟悉了。”

申加升完成训练计划的质量很高,这让教练对他很有信心,一直鼓励他争取更好成绩。“去年我是15小时19分完赛的,教练就建议我今年尽量按15个小时跑。但是对于名次就没有想太多,今年的精英太多了。我觉得我身体状态正常,就是正常跑,也不会想着要去干掉谁。训练中我都是一个人跑。这次比赛我会像在训练中那样去感受身体状态,顺其自然。”

今年,美国越野跑者欧阳凯Klye和Paddy会继续做申加升的领跑员。申加升和欧阳凯在26号见了面做了沟通。有了去年的默契,他们今年只是在27日一起出去跑了跑,没有做更多配合训练。“全世界好像只有美国的越野赛有领跑员,就是运动员后半程比较累、比较痛苦的时候,有一个人出现来陪伴你。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越野跑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凯是一个美国人,他曾在2018年UTMB赛事期间为姚妙做翻译和摄影师,见证了她在CCC组别夺冠。

申加升的下一站是UTMB,“我是第一次跑UTMB,心里也没有底。西部100发挥好一点,十五六个小时也就跑完了,但UTMB跑得再好也是二十多个小时,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比赛”,申加升以他一贯的沉稳语气说道。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国敏

希望幸运和顺利

能够一直延续到比赛结束

4月26日获得富士山越野赛168公里组冠军后,邓国敏给自己放了比赛两周假,便开始为西部100做赛前训练。

邓国敏计划,预留三周左右的时间做实地训练,因此6月1号到美国后,他就在赛道终点奥本镇住下来了。

作为广东人,邓国敏很能适应湿热天气,但对付西部100的干热,还是让他花了很多时间。“我对当地天气的适应,其实分了几个阶段。到奥本镇第一天,跑了一个长距离,肠胃就出了问题,身体感到特别不舒服,最后没跑完,回来休整还感觉特别累。”

后来慢慢适应,但赛道最后七八十公里很难受,“有风的时候还好,当你在河谷爬坡的时候,太阳照着背,地面的热气往上冲,感觉整个人就像在一个空气炸锅里,特别难受。我们的训练会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两三点,这是奥本相对很热的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适应训练还包括装备测试。“一般跑越野都是背水袋包,携带方便,能背的水也多。但是在这里,背部长时间被太阳直射,需要考虑水袋包是不是能承受得住这个热?是不是需要换成腰包和手持水壶,让背部能及时散热。”

肠胃也是热适应的一部分。“在这种很热的天气下,你吃不吃得下食物?还要熟悉喝水的节奏,需要补很多水,但喝太多水可能会跑不动。因此,从湿热到干热的地方,很多东西都是新的,每一样都要去试探身体的忍受点在哪里。这个过程还挺有趣的。”

西部100鼓励亲友提供补给,而邓国敏和申加升一起训练,他能从申加升和妻子Zoe那里了解很多赛道私补转场调度的经验,因此他对这次比赛的场外补给很放心。

对跑过不少国际赛事的邓国敏来说,西部100是他跑168公里的第三个赛事,他对西部100能为他带来不同体验有着浓厚兴趣。“我去跑环富士山,无法想象这个赛事跑168公里的选手能有三四千人!你可以想象越野跑的人群基数多大。西部100只有三四百人参赛,但从参赛人员构成看,就知道这场比赛的整体竞争水平很高,这意味着在这种竞争层面,心理压力会很大。心理压力大意味着节奏加快,这么一条高速赛道,比赛时可能和马拉松很像,全程都没有喘息的机会。”

论赛道风景,邓国敏觉得西部100还是不如环富士山和UTMB,“但这里是最古老的一个百英里赛道,最早是骑马比赛,这么多年来发生了很多故事,这条山径代表了美国西部的一些精神和文化,有这些底蕴,大家跑起来的感觉就会不太一样。”

到奥本后,邓国敏顺利地找到了两位领跑员。“他们俩人全马是231-240的水平,做我的领跑员是没有问题的。一个是在国内认识的朋友,这两年来美国工作后,马拉松水平突飞猛进!他在这边跑过一个越野赛,算是跑过赛道的半程,对路线比较熟悉;另外一个也是华人,去年给罗灿华在西部100上做过领跑员,已经有了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西部100之行,邓国敏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

邓国敏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参赛名额是通过抽奖券拿到的。抽奖规则是每5000美元的彩票池产生1个名额,最多只有5个彩票限额。送他参赛名额的朋友连续两年中奖,第一年就准备送给他,但他没及时看朋友的信息,朋友没收到回复就将名额转给他人。没想到朋友第二年抽奖又中了,成就了邓国敏的美国之行。

邓国敏说:“在西部100的所有事情上,我都很顺利,各个环节都非常顺利,我一定要好好享受这个比赛。我给自己预估的成绩,是在15:30-15:40之间。跑多少时间是可以自己把握的,但名次无法控制,当然能进前十名更好,这样可以续命一次。今年的精英太多了,名次是很难自己把握的。跑完之后,我们还可以一起总结一下,给未来可能会过来跑的人一些建议,这也会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吉

赛道景色和老家相似

为适应环境坐户外接受暴晒

多吉5月23日就到了美国,提前一个多月进行训练备赛。他说:“这个赛事很重要,就能早来就尽量早来。其实我并不太喜欢跑这种高速赛道,但是比赛和名额都很难,我也想挑战一下自己。”

来加州之前,多吉想象中的西部100赛道是荒凉的,但实地训练时,多吉看到赛道边各种各样的树,和自己老家的风景相似,这让他训练时的心情好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滑动查看赛前备战时的多吉

和所有参赛选手一样,赛前热适应是必修课。多吉说:“别人都是躲太阳,我们是边跑边晒太阳。我从小在高原上长大,气候温和,刚来这里时不太适应,但你也改不了大自然,只能改变自己,慢慢地去适应环境。”

正因如此,多吉都是在每天最热的时候出去跑步,有时候没有训练,他也会出门晒晒太阳,“晒太阳也是个很好的事情,有助于恢复,跑步时晒太阳和坐下来晒太阳,心情、感觉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已逐渐适应炎热天气的多吉

几周下来,多吉对热的适应能力明显变强了,“最开始的时候,跑20、30里就感觉身体没有力气,整个人都蔫了。后来适应了,长距离训练都是跑40、50公里。”

多吉会根据前一天的身体状态,制定第二天的训练计划,“我不会去做一个月的计划,主要根据自己的体感去跑。但是我也可能体感好了也不一定跑更多,体感不好我也不一定少跑。我会有很多其它方面的考虑,会不断地总结,如果前面消耗很大能量,后面就慢慢去降一些。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

比赛临近,多吉觉得自己状态还算理想,训练都能按计划完成,希望比赛时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和所有参赛中国选手一样,他期望自己能跑进前十名,这样明年就可以再来一趟西部100。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专项作者:徐凡(发自美国加州奥林匹克谷)

编辑:晏懿

设计:viuviu 制图:东海

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徐凡 傅鑫源 李英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