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首创“可移动厢车式智能首部枢纽”,填补全国此项技术空白,为农业“一体化”发展打造了“杜尔伯特模式”,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风沙半干旱区域粮食增产样板县。

杜尔伯特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是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干旱成为当地粮食单产难以提高的阻碍与鸿沟。多年来当地不断寻找灌溉技术突破口,结果都不尽人意。

2024年,杜尔伯特获批全国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项目,建设玉米大垄双行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种植新技术模式示范基地5.9万亩。在项目牵引下,杜尔伯特成立专班,全力攻坚,通过考察学习,聘请18个专业团队研究设计,经过30多次反复试验、调整和完善,终于创新研发出“可移动厢车式智能首部枢纽”,即“水肥一体”智能调控灌溉系统。

“这套装备实在太好了!”用户刘海龙难掩喜悦之情。“第一个是它能移动、还快,这块儿地浇完了,能把它拖拽到其它地块继续浇灌,400亩地,差不多一个星期就能浇完。第二个是方便,咱们这个农田井,含沙量大,原来的滴灌设备就一层过滤器,一整就堵了。这个装备带4层过滤系统,能进行反复冲洗,一下子解决了水里泥沙多的难题。第三个是增产,它能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段,通过科学配比水肥,将水肥定时定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精准度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间作业(李彦杰 摄)

首部枢纽,相当于“水肥一体”装备的前端,它的部件,包括22千瓦变频柜、4组过滤器、电磁流量计、智能汉显施肥机、1000升搅拌桶等配套设备,都装在一个不到10立方米的厢车里,尤其适合当地农户多、地块小且分散的特点,只要把滴灌网等装备提前铺在田地里,拖拉机拉着首部枢纽,拉到哪块地就浇灌哪块地,节水可超40%,节肥最低达到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间作业(李彦杰 摄)

“从第一遍水灌上到现在,作物长势喜人,各方面跟原来比要好多了。就现在看,一亩地到秋增收一二百公斤没啥问题。”刘海龙说。

目前,杜尔伯特已有200多台“水肥一体”移动式智能首部枢纽投入使用,完成滴灌出苗水1次、追肥1次。在后期的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等时段,还要进行5次~6次灌溉追肥。按照这样的精细化作业,亩产将增收200斤~400斤,仅5.9万亩示范玉米田,就能实现1770万斤粮食的增收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间作业(李彦杰 摄)

“可移动厢车式智能首部枢纽”为打造单产提升的“杜尔伯特模式”奠定了基础。农业农村部批示,要总结完善“杜尔伯特模式”,在适宜区加快推广,形成新质生产力。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将以此为核心,不断创新,努力打造单产提升的杜尔伯特样板区、样板田、样板模式。规划到2025年,建成示范田20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达到50万亩以上,为提高粮食作物单产,筑牢现代化大农业高质量发展之基。(李彦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