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基层减负,要做好“加法”工程

基层干部负担重、压力大,很大程度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的。基层减负减去了文山会海、考核过频、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基层干部能真正从中抽出身来,轻装上阵,做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但基层干部不能在基层减负的“减法”中迷失方向,要做好“加法”工程。

要卸下思想“包袱”,增强干事信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决策部署最终都要依靠基层干部穿针引线、落到实处。基层减负首先要让基层干部卸下思想包袱,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基层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做好基础扎实、有利于长远的工作,在基层工作中以身作则,深刻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聚焦群众身边事,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都要主动思考、深入研究、超前谋划、加快推进,切实把职责时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凡是定下来的措施,就要全程问效、一抓到底,切实以雷令风行、果敢有力的思想定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要减掉虚假“留痕”,增强实干担当。“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已逐渐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基层减负要在“指尖”减压上下功夫,将困在“数字围城”中的基层干部解放出来,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基层干部要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业务交流、学习研讨等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鼓励基层干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推进基层工作。为“指尖”减负,更应该拿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杜绝表面功夫、搞花架子,亲力亲为抓关键、抓重点,以切身感受在抓工作落实中重绩留心,用务实举措把“迹”写在田间地头,把心用在感知百姓冷暖的小事实事中。“群众的评判与口碑,胜过台账千言万语”,是对一名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最好的诠释。

要解开束缚“枷锁”,提振干事热情。为基层减负,“减”的是负担和束缚,“增”的是实干和效能。各类工作提示、问题清单、常规报表泛滥,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导致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应付上级检查、考核上。基层减负要为基层干部卸下空耗精力的检查、考核,把“减”出来的精力用在办实事上。要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上,用活用好考核结果,建立结果转化机制,将考核结果体现在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的各个方面,将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将“考核压力”精准转化为“干事动力”。同时,要善用考核评价“指挥棒”,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强化结果运用,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担当作为的活力。

(瑞昌市赛湖街道李顺煜)

责任编辑:董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