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赵培珊

在桓台县果里镇楼里村信用超市,货品丰富、种类齐全,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前来使用积分兑换商品。这家投资180余万元建成的信用超市,是桓台县首家村级信用超市,除了满足本地村民积分兑换的需求外,还为周边20余个村、2万余人提供便利服务。

“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就可以获得积分,赚来的积分还能当钱花,这种机制鼓励大家干好事、做好人,值得点赞!”前来兑换商品的村民周先生说。

像这样的信用应用场景在桓台县还有不少。近年来,桓台县搭建“信易住”“信易购”“信易医”等80余个应用场景,涉及购物、生活用水、燃气、暖气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海街道宝龙社区结合老年人多、老干部多的实际,拓展搭建了“信用+长者食堂”“信用+养老服务”“信用+时间银行”等个性化信用积分应用场景;桓台县第四小学将美德诚信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中,积极推进“和雅”文化体系建设,设立“文雅学生”课程,将美德诚信融入学生德育评价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海街道宝龙社区信用积分兑换专区

这座城市重信践诺、一诺千金的氛围,持续影响着每一位市民。

2023年,淄博市成功创建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2024年1月至4月,淄博市城市信用监测每月排名稳居全国地级市前15名,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居第10位。“诚信淄博”品牌越擦越亮,靠的是什么?

“近年来,淄博市不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拓展惠民便企应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让‘信用有价’真正走向百姓生活,让‘诚信淄博’城市品牌越发闪亮。”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因诚信火爆出圈的八大局便民市场,流动的诚信红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面红旗背后,汇集了诚信经营、信用积分、志愿服务等多项要素,以此为评判标准,八大局定期公布诚信经营户,让市场商户逐步完成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大局便民市场诚信红旗

在张店区马尚街道齐悦国际社区,140余家商铺成立“商户自治联盟”,统一纳入社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体系。社区对积分高、表现好的商户给予信用奖励,倒逼商户积极作为、诚信经营。

真诚、厚道、守信,已成为淄博的代名词。

在博山区源泉镇麻庄村,信贷促增收,让农村发展动力澎湃。“多亏了种植e贷的发行,帮助我们老百姓切实解决了资金难的问题。”麻庄村村委会主任李鹏说,银行在发放种植e贷的过程中会对村集体或合作社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记录,形成独立的信用档案,这一信用档案为银行提供了贷款决策依据,在解决领办合作社资金瓶颈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以前对于公共信用完全不了解,来到市民中心办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手续时,工作人员查询到我们企业的公共信用等级是A级,可以享受信用承诺免勘验服务,原本两天才能办完的业务一个小时就办结完成了。”在张店区市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彭先生说。张店区以信用为抓手,推动106项事项“承诺即入”“一表即入”,实现了企业准营的极简审批,改革后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审批时间分别压缩了30%、40%、8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张店市民服务中心市民正在办理业务

今年,我市出台《淄博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围绕实施信用监管、拓展信用应用、推动信用服务实体经济等6个方面推进23项重点工作。上半年,我市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332条,完成信用信息异议处理1005条,信用修复审核工作得到省通报表扬;归集上报“双公示”数据19.4万条、信用承诺数据1.97万条,“双公示”评估结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信用核查、联合奖惩系统查询次数达36.5万多次,共对21186个企业、单位信用状况进行核查、反馈,形成联合奖惩案例2.3万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两千年前,齐国名相管仲最早将“诚”与“信”连用。如今,“诚信淄博”已成为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支撑,更是城市文明的自信底气。在岁月沉淀与文化滋养下,“诚信”深深熔铸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