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的对象都是未成年人,这也造成了一种很尴尬的局面,毕竟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法律也同样严惩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人,但这两者相遇在一起,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择保护,不严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时间,有两起涉及未成年人的事件引起人们的热议,其一,山东济宁,两名未成年人性侵11岁女孩事件;其二,海南临高13岁女孩被霸凌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起事件虽然是不同的犯罪行为,但也有十分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主导者都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都由于未满14周岁,无需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不用受到任何处罚。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不但受害者和家属无法接受,网友们也同样无法接受,可法律就是法律,不会因为无法接受,就能改变。

虽然说法律是公正的,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在未成年人犯罪时也同样,可看着犯罪的未成年人逍遥法外,在受害者和家属眼里,只会认为这样不公平,凭什么未成年人的身份能成为犯罪的免责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重要的并非所有的受害者和家属都是理智的,全网无一差评的张扣扣事件还历历在目,张扣扣为何要报复,就是因为他觉得法律没有让犯罪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那么会不会有第二个张扣扣的出现,这一点谁也无法预料,也不敢预料,

最重要的是,不理智还并非最让人担忧的,最让人担忧的是受害者家属过于理智,理智到会利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这一规则,从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那么到时候,如果出现未成年人受害者把施暴者踩在脚下,高呼:你们不是要保护未成年人吗?现在你们又待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这一幕出现,那么就意味着法律原本保护未成年人的初衷,将演变成促使未成年人犯罪,那何来保护未成年人?只能把未成年人推入无底深渊,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但这些只是推测,而现实却真实已经出现有人利用未成年人这个规则进行犯罪,如有些未成年人盗窃被发现后,直接明目张胆对着警察说:我未满14周岁,你们对我也无可奈何。

一直以来,法律都会不断进行修正,就是因为发现存在漏洞,所以要认真思考一下,如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法律是否应该做出修正,避免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