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8日讯(记者郭松峤 研究员张玉虹)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绿色经济、新能源等议题备受关注。

走进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实现100%“绿电”供应;空调系统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通过海水制冷换热,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电力……

而会场上,与会人士围绕气候变化、节能降碳等话题亦展开深度探讨。论坛期间,财联社记者采访了天合光能董事、天合富家董事长高海纯。

高海纯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本届达沃斯比较关注如何在全球化不确定性的时代进一步找到共识,尤其是在共同应对气候挑战等话题方面,希望和全球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光伏储能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一组数据,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测算,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需超过5400吉瓦,是2023年全球累计装机量的近4倍、中国累计装机量的约9倍。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中国产量的近5倍;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吉瓦时,是2023年全球出货量的4倍多、中国产量的5倍多。

高海纯介绍,过去十年间,中国光伏企业为全球双碳目标起到了重要贡献,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都是由中国光伏企业来供应的。而且,中国企业不仅在市场端有巨大优势,在技术端、人才端、产业链配套端,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遥遥领先。

“作为光储行业的领军企业,希望进一步推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来支撑全球的能源转型及全球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这需要全球的合作伙伴合作共赢。”高海纯谈到。

高海纯还表示,天合光能也正在走向全球化的3.0时代,经过了1.0时代的产品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的2.0时代,正在积极布局构建研发、产能、服务、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体系的全球化3.0时代。

高海纯任职的天合富家是天合光能旗下专注于分布式业务市场的子公司。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分布式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就地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优势的同时,又能助力广大农村的绿色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老百姓增收创造价值,真正能够做到三位合一。国家能源局近期表示,将积极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高海纯对记者说,分布式光伏不仅会成为能源的发生终端,还会成为能源的交易终端和消费终端,未来前景广阔。面向未来,分布式光伏应当以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坚定走高质量发展路线。

对于并网、消纳的问题,高海纯表示,天合富家正在与地方政府、国家电网等共同推行“集中汇流”、“光储一体化”试点。“我们在消纳问题比较严峻的区域已经开始试点,尽可能地解决农村电网的改造难题。我们还在积极地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电力系统建设,在系统端、应用端进行创新。”

谈及光伏产业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时,高海纯对记者表示,我们将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全面开放,与全国和全球的科研机构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贯通,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持续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发展,同时也要把实验室的研发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以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创新”。同时积极推动共建光伏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进行产业链协同;倡导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