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倪玉

摄影丨倪玉、金晓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初专门来到上海,与在这里打拼的儿子团聚,没有想到自己在魔都暂住一个多月的时光转眼过去了,留下的是团聚的幸福记忆,留下的是难得放下手头工作的拥有时间自由后的自在,留下的是游览一批上海风景名胜的美好回忆。枫泾古镇就是这次上海之行游览众多景点中的其中一站,游览枫泾古镇不虚此行。

上海的地铁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十分方便快捷,这个城市是自己到过地铁线路最多的城市之一,后来查资料发现上海排在北京后面,位列第二名。在魔都的日常出行,地铁自然成为主选,然后结合公共交通和网约车。因为这次休长假时间十分充裕,所以在上海一般一天选择一个有特色的景点进行深度游览。

坐地铁换公交车,顺利来到了枫泾。枫泾牌坊,成为到达枫泾看到的第一个景。牌坊是在原址上仿古重建的,牌坊上醒目的"枫泾"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牌坊的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立柱的前后刻着四副镏金字的对联。正面第一副对联:发祥晚唐扬名元明毓秀钟灵沧桑久历;食货四方衣被天下商旅云集佳境重来。此联集中反映了枫泾历史上既是文化名镇又是商贸重镇的双重地位。正面第二副对联:清泾似练满城瑞气出芙蓉;万枫如丹一天秀色连吴越。则集中描写了枫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牌坊背面一副是: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状荷叶依连五邑;宣公贤良学士天官声名播扬四方。上联一口气道出四个枫泾镇别名,下联主要写古镇枫泾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背面另一副对联:南北峙分历经五朝终归一镇;古今融汇垂信八极长治万年。说的是古镇枫泾历来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北镇属江苏松江,一镇南北分治,这种奇特现象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一直到了1951年3月南镇并入北镇,才统归一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行不一会就进入景区之中。“吴越界河”揭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的神秘面纱,枫泾自立市以来就南北分治,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疆域,最早可追溯到吴越之界,后为浙江和江苏两省之地界,由于浙江历来为越国故地,江苏为吴国故地,所以界河也被称为"吴越界河"。站在界河桥上,一步跨吴越,别有一番滋味。错落有致的界碑,还有《吴越界记》石刻,不仅让游客清晰判断出自己位置,而且快速普及了历史。资料记载,枫泾古镇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2005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2016年10月,枫泾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枫泾古镇建筑多为明、清风格,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尤为突显,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河水清清,小舟荡漾,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印画卷,不用刻意去找角度,随手一拍,照出来的照片都值得去珍藏或者分享。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枫泾三桥,不算真正到过枫泾!枫泾三桥,它地处枫泾古镇旅游区的中心地段,同时也是枫泾古镇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位于枫泾南北、东西市河交叉口,它由北丰桥、竹行桥、清风桥组成。站在枫泾三桥的任何一座桥上都一览枕河人家、市河、长廊之美景。在三桥的旁边还有一座清风阁茶楼,这里的清风桥、清风阁名称的由来都是因为在宋代时有一位屯田员外郎叫陈舜俞,他不仅为人清廉,而且当他弃官隐居来到枫泾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仰其清风亮节还把当时的镇名改为了清风泾。清风桥、清风阁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位员外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枫泾古镇,可以一览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景观,众多的祠堂庙宇构成了枫泾除伊斯兰教之外四教汇聚的独特的宗教文化。施王庙,它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枫泾重要的道教胜地。施王名施全,历史上确有其人,宋高宗时任殿前司军校,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施全乔装潜入相府,行刺秦桧未遂,离京回乡后被朝廷册封为"定海侯",掌管金山沿海一带,为民行善。另有一说,说他行刺秦桧未遂,反被肢解残害于市中。因深受百姓爱戴,为纪念施全筹募白银建造了施王庙。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施王庙重建,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两侧立有石马,中殿左右放置两条木船,后殿为主殿,楼下供奉施全和夫人塑像,楼上设精雕木床,是施王卧室。边上还有供道士起居的生活用房10余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巷幽弄的地方没想到居然是旧时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现在已经对外开放参观了。人民公社是中国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从1958年到1984年,前后26年时间,这里一直是当时枫围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前院是当时枫围人民公社的五间办公室,人民公社旧址里面不仅有当年所使用的办公室,在后院还有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挖建于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飞机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丰富。毛主席像章、粮票、布票等,甚至还有中国老一代的战机,让你一秒进入时光隧道,公社大院后边还有防空洞。指挥室、会议室、弹药库等等,战备的所需一应俱全。一段特殊时期的面貌得到完整呈现,那红彤彤的宣传标语、极左的大批判专栏、让当时人崇拜的会议室、时髦的陈列品……无不记载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辛酸历史。走进人民公社大院旧址,仿佛走进了历史。无论是各类标语,还是按当时原貌恢复保存的公社主任室、办公室、贫协会(贫下中农协会)、知青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妇联、武装部、公安以及会议室等,以及当时用的手摇电话机,各种生产计划的统计报表、办公用具……无不散发着历史的气息。

枫泾古戏台位于城隍庙广场,一面靠街,一面临河,每逢有演出,水路乘船而来的观众可坐在船上看戏。重建后的古戏台面宽6.4米,进深4.4米,舞台面积28平方米,歇山式顶,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枫泾古戏台使用率挺高,当地人介绍,常年为游客演出传统经典戏剧。我和妻子去古镇游览的时候,正赶上迎接虎年的到来,古戏台早已被布置得颇有节日气氛,周边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传承枫泾精神、凝聚发展共识、虎年大吉”的红色宣传板位于戏台最突出位置,格外醒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南水乡婚俗馆是本次游览看的最后一个景点,材料介绍该馆2013年开始接待游客参观,婚俗馆用文字、照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呈现给观众,琳琅满目的收藏品更是将一个个时代的婚俗特色展现在游客面前,生动详实的介绍了江南水乡婚姻文化的历史变迁,展现出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让观众零距离体验和感受婚俗文化的魅力。馆内收藏的婚姻证书、婚照、嫁妆等江南民间婚俗器具300多件。江南水乡婚俗馆与周边的致和桥景观及爱情广场相结合,已经形成了室内场外一体化旅游组合,成为具有一个特殊意义的爱情打卡地。爱情广场,见证爱情!“我爱你”展示长墙上,不仅有中国少数民族我爱你,还有世界我爱你;形态别致的“同心锁”、神态萌萌哒的“爱之旅”接吻雕塑、月下老人雕塑……漫步于此,体会爱与被爱,体会幸福与美满,体会将真爱进行到底……别有一番真切感悟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枫泾丁蹄、枫泾豆腐干、枫泾状元糕、枫泾肉粽子、枫泾烧麦、枫泾汤圆……枫泾古镇上的美食真的不少,停下脚步少许品尝一下,不仅一饱口福,同时也为游览增添了新的能量。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的三大特色在这里淋漓尽致地呈现,走在幽静的古镇,远离城市的喧嚣更是一种久违的享受!按理说用一天时间的参观一个古镇,时间应该相对充裕,但是枫泾古镇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丁聪漫画馆、吕吉人画馆、三百园、东区火政会……还有很多景点都没有参观,就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了。坐在返程的地铁上,绿色出行真的一举多得,不仅省去了驾车的辛苦,也为减轻城市污染做出了贡献,同时也降低了自身的费用开支,以后只要条件允许,将继续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作者简介:倪玉,笔名海无边、一言、宁浦、王玉,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军官,自由撰稿人,现任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军旅,3次荣立三等功。曾任中国军事写作协会会员,《中国贸易报》《消费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华建筑报》《海军杂志》等多家报纸及杂志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累计32部,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评论作品1000余篇,获各类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年,撰写各类策划案、相关材料及发表推文超1000余篇(份)。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