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没有边际?是否还有与人类相似的生命存在?这都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最想要弄清楚的问题。随着航天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人类也向宇宙发射了不少飞行器,例如阿波罗2号、新视野号等等,其中飞得最远的是NASA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它装置了核动力电池,并刻录了一张黄金唱片,上面记录了地球人类文明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有一些科学家担忧暴露人类文明会招来灾祸,但事实证明纯属杞人忧天,因为旅行者1号目前已经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17.043公里/秒,距离地球231.4亿公里了,但仍然尚未冲出太阳系,然而科学家估计2025年后,旅行者1号能源便会耗尽,人类会彻底失去对它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旅行者1号会幸运/不幸的被外星文明回收,或许,会在失去动力下随波逐流葬身在茫茫宇宙中,但,尽管前途未卜,它都为人类文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飞向宇宙深处的过程中,旅行者1号并没有只是星夜兼程的赶路,还传回了不少宇宙重要的信息。例如1979年4月它拍下了木星火山爆发,还有大红斑,这都是人类第一次亲眼见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旅行者1号飞到了土星轨道,以土星的引力弹弓充为助力进一步向太空深处飞去,在1990年2月14日因为要节省能源决定要关闭摄像头,于是回头拍下了最后的照片,其时距离地球已有64亿公里,可以照到一整张太阳系全家福。

当时科学家尤其看到这张照片后,不由得惊叹道地球对于太阳系简直连砂砾都不如,人类更是渺小到忽略不计,而直径2光年的太阳系对于直径20万光年的银河系、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家的思想受到震撼,不过这也令他们更加坚信,宇宙中人类绝非仅有的生命,因为这么看有诞生生命条件的样本数量实在太大了,星系规模尺度,还有时间尺度,不管生命诞生的概率多小,然而遇上近乎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都会被放大,生命诞生概率这么小的事情放到基数这么大的宇宙上,仅仅只有我们存在的确不可能,也不合理。

就拿小小的银河系来说,即使类似太阳系这种恒星系仅占银河系的3%,但是银河有1000亿~4000亿颗恒星,依然是一个很恐怖的数量级,类地行星还是比较普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旅行者号传回的开普勒452b的行星信息,就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类地行星之一,它距离地球1402光年,体积是地球的两倍,质量是地球的五倍,一年相当于地球的385天,距离其恒星也是恰到好处,科学家推算其表面应该是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环境应该更为温暖,特别适合某些植物生长,不过若是没有水,那就是一间120°的高热蒸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目前以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别说开普勒452b,就连离我们最近的距离4.22光年的比邻星,我们想要亲自去看一眼隔壁房子有没有人住,光速飞行都需要四年多的时间。而百分之一光速飞行,则需要四百多年。而人类目前掌握的最快的飞行器,连光速万分之一都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这代人或者下一代人最好还是寄希望于离子推进器或者光帆,通过引力弹弓,以最大化的加速先造一个飞行器去比邻星再说,或者建造太阳引力透镜的望远镜送到太阳系外去,然后通过太阳引力透镜直接观测百光年左右的类地行星表面,然后等可控核聚变突破,这应该比曲率引擎、反物质飞行器靠谱多了,只要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五以上,随着速度的增加,钟慢效应愈发明显!对于飞船内的旅行者来说,时间也将不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