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幸运的,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出生在动乱年代的他,享受到了少数人才能拥有的优渥环境和良好教育,却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期待。

徐家在浙江省海宁市发迹,依靠手工业,尤其是丝行和酱园,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了当地的首富。因而,当徐志摩出生时,他的家庭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资本,让他从小就能够接受优质教育。由于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格外重视,在他仅三岁时便请了私塾老师到家里教导。

徐志摩自幼天资聪颖,私塾老师的教导他都能轻松掌握并灵活运用。进入小学后,他屡次考得班级第一,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被称为“神童”。不久之后,徐志摩考入了当时非常著名的上海浸信会学院。然而,正当他沉浸在学术研究中时,家庭的一纸婚约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

徐志摩18岁那年,父母为他安排了婚事,新娘是当地富豪张家的女儿张幼仪,那时她才15岁。对刚接受了先进思想教育的徐志摩而言,这桩婚姻是束缚。他渴望自由,追求理想,却无法违抗父母的意愿。尽管内心挣扎,他最终还是在1915年12月按家里的安排娶了张幼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的张幼仪一直尽职尽责地扮演着妻子的角色,贤良淑德,恪守传统。然而,这种温顺并未能让徐志摩心生眷恋,反而使他愈加向往自由的生活。在张幼仪诞下长子徐积锴之后,徐志摩便借出国留学之名,迅速脱离家庭,远赴美国。

抵达美国后,徐志摩选择攻读银行学,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他辗转于多所著名学府,广泛涉猎经济、社会、历史等学科。在“五四”运动的洗礼下,他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决定转向文学,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徐志摩天性不安于现状。两年后,他离开美国,前往英国。在那里,他邂逅了让他魂牵梦绕的林徽因。与林徽因的相遇令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而此时,远在中国的张幼仪因婚姻长久不和,陷入了困惑与痛苦中。她的二哥张君劢得知这一情况,提议让妹妹前往英国伴读,希望能修复这段破裂的婚姻。然而,这次尝试并未能挽回他们之间的感情。最终,在英国的生活两年后,徐志摩与张幼仪正式离婚,结束了这段充满波折与痛苦的婚姻。

林徽因,这位融合了东方温婉和西方独立精神的女性,不仅以出众的容貌吸引人,更以其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文字打动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志摩深深为林徽因着迷,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都让他倾倒,甚至让他忘却了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的内心燃烧着对林徽因的热烈追求,为了赢得她的芳心,他开始冷落自己的妻子张幼仪,甚至提出离婚。

起初,张幼仪并不愿意离开丈夫。然而,面对徐志摩的冷漠和离婚的要求,她无奈接受了现实。尤其是在她再次怀孕期间,徐志摩竟将她独自留在异国他乡,转身去了德国。直到二儿子出生后,张幼仪终于下定决心,与徐志摩离婚。

然而,恢复单身的徐志摩并没有如愿以偿地与林徽因走到一起。林徽因清楚地认识到,徐志摩只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并不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侣,于是她与徐志摩划清了界限,并嫁给了梁思成。

未能娶到林徽因,让徐志摩心中充满了痛苦。但不久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朋友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在一次舞会上,陆小曼的舞姿如春风拂面,轻柔而迷人,令徐志摩为之倾倒。她的出现仿佛一束光照亮了他平淡的生活,两人迅速陷入热恋。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感情备受争议,尤其是徐家对陆小曼的态度极为抗拒。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但徐志摩和陆小曼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走到了一起,这自然引来了许多反对和非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底,王赓与陆小曼离婚,次年10月,徐志摩与陆小曼喜结连理,开始了他们浪漫且惬意的生活。然而,浪漫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徐、陆二人皆出自名门,生活开销巨大,很快陷入了经济困境。由于徐父对儿子的婚姻极为不满,断绝了经济援助,徐志摩不得不在几所大学任教以维持生计。

尽管如此,他的收入仍然难以维持他们的奢华生活方式。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徐志摩在东吴大学、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担任教授,同时创办了《新月》月刊。他的好友蔡元培在挽联中曾写道:“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徐志摩一生的诗意与浪漫。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参加完林徽因主持的中国建筑艺术讲座后,乘飞机返回途中不幸在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失事,英年早逝。他的生命如同他的诗歌一样,短暂却绚丽,令人惋惜。

与后来再婚的徐志摩不同,张幼仪的生活在最初的离婚后显得异常艰难。她独自一人在国外,举目无亲,带着孩子,还遭受了丈夫的抛弃,这一度让她接近崩溃的边缘。

但张幼仪没有沉沦在悲伤中。她迅速意识到需要自我提升,于是决定在德国继续深造。那段时间,她刻苦学习,钻研经商之道,为未来做足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国后,张幼仪在几位兄长的帮助下,成功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眼光,使她成为人们眼中的商业奇才。张幼仪用行动证明,离婚并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她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而徐志摩去世时,徐积锴年仅13岁,他的童年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主要由母亲张幼仪抚养成人。徐积锴的容貌与性格都更像母亲,但在他的心中,徐志摩始终是一个好父亲。

徐积锴总是这样解释父亲的不常见面:“中国旧式的男人,是不习惯于表达父爱的。”他理解父亲徐志摩的内心,即便远在异国,他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家乡的儿子欢儿(徐积锴),时时刻刻牵挂着儿子的生活和健康。

回国后,徐志摩忙于国事和家事,虽有心陪伴儿子,却总是抽不出时间。他对儿子的记忆,最清晰的还是9岁之前,那时徐志摩陪徐积锴踢足球,从未对他有过责骂或打骂,这些温馨的片段成为了徐积锴心中对父亲最深的记忆。

对于母亲张幼仪来说,徐志摩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她与徐志摩的婚姻虽已结束,但她从未在儿子面前表达过对徐志摩的怨恨。徐积锴儿时曾去过陆小曼的家,对她的印象是和善亲切。对于林徽因,张幼仪也从未表现出怨恨,而对陆小曼,张幼仪则更多是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张幼仪为儿子挑选了漂亮的儿媳张粹文,并在征得儿子同意后,办了一场风光的婚礼。张幼仪一生经历了婚姻的苦痛,但她在给儿子选择妻子时,严格把关,同时也尊重儿子的意见,避免儿子重蹈覆辙。

1938年,徐积锴结婚,与妻子张粹文共育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徐积锴于1941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张幼仪安排他前往美国深造。张幼仪叮嘱张粹文一定要跟随丈夫同行,婚姻中唯有势均力敌,才能稳定长久。

张粹文最初对婆婆的建议感到困惑。她已经生下三个孩子,不忍心将他们留下。但想到婆婆在婚姻中遭受的苦楚,张粹文明白婆婆是为她好。最终,她将孩子托付给张幼仪,跟随丈夫前往美国。当时,最大的孩子七岁,最小的才一岁。张幼仪含辛茹苦抚养儿子,现在还要带大几个小孙儿,为徐家的未来倾尽所有心血。

徐积锴夫妇计划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回海宁管理家族企业。徐志摩曾说:“我查过了我的家谱,从永乐以来,我们家里没有写过一行可供传颂的诗句。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可见,徐志摩的父母最初希望他从事金融行业,未料到他最终成为诗人。而徐积锴则实现了父亲未竟的事业目标。

在纽约,徐积锴白天在宇宙贸易公司工作,晚上攻读商科。他选择了父亲曾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而张粹文则在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学习时装设计,作品曾在纽约第五大道的萨克斯精品百货公司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幼仪带着孙子们留在大陆,等待儿子儿媳归来。然而,内战爆发,局势紧张,她带着孩子们迁至香港。经过三年的等待,美国移民局批准了四个孩子的移民申请,但张幼仪被拒签。徐善曾和姐姐们移居美国后,持续与留在香港的张幼仪保持联系,每封信都饱含着她对孙辈的思念和关怀。

张幼仪在香港独自等待了20年,终于得以与子孙团聚。在那些孩子最重要的六年中,张幼仪的陪伴和教导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对子孙的奉献铭刻在他们心中,她以远见卓识,不计较眼前得失,保住了徐志摩的血脉,并培养出了一代优秀的后人。

徐积锴对父亲的印象有限,但他深深尊重徐志摩,崇拜他作为诗人的成就。尽管未继承父亲的文学兴趣,徐积锴对父亲的影响力毫不避讳。他曾说,自己一生依靠母亲,从未依赖父亲,这句话背后是早年家庭矛盾的沉淀。

在儿子徐善曾的印象中,徐积锴是一位幽默而又稳重的父亲,虽然生活简单,有些孤僻,但对朋友总是鼎力相助。四个孩子来到美国后,徐积锴的生活压力大增,各方面都需节俭。为了养大孩子,他除了本职工作外,还兼做两个兼职。

相比于徐志摩,徐积锴近乎完美。他不仅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还重视他们的教育,四个儿女在他的引导下,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善曾是这一代唯一的男丁。他记得小时候与祖母张幼仪生活的场景,他们住在古老的大宅子里,餐厅的玻璃柜中摆放着一张徐志摩的照片。照片中的徐志摩穿着丝绸夹袍,戴着圆框眼镜。孙辈们常常好奇地盯着这张照片,想了解更多关于祖父的故事。

徐善曾与家人回海宁拜祭祖父徐志摩,他认为徐志摩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但不是一个家庭型的男人。尽管他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但他对文学创作的坚持令人敬佩。

徐善曾在商界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被戏称为隔代遗传,不过传的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在耶鲁大学,徐善曾取得了三个学位:理工硕士、哲学硕士和应用物理博士,并拥有密歇根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年轻时,徐善曾长得几乎像极了徐志摩,清秀俊逸,深得祖母张幼仪的疼爱。他一直记得祖母对他和姐姐们的关爱和教诲。对于祖父徐志摩,徐善曾回忆:“祖母提到祖父时,总是尽可能地回忆,他们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最终还是互相尊重和钦佩。她对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是冷静的。”

由于从长辈那里得到的关于徐志摩的信息不多,徐善曾特地研究了祖父的生平。他说,寻找祖父的最大驱动力是因为童年缺失了祖父的音容,而身边的朋友在得知他是徐志摩的后代后总是露出惊艳的目光。他不得不承认,祖父是家族重要的文化遗产。

然而,徐志摩的英文文献十分匮乏,徐善曾的了解有限。因此,他特地去了欧洲,寻找徐志摩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剑桥大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徐善曾为祖父立传的想法越来越坚定。虽然他出身工科,缺乏文学积淀,加上对中文的遗忘,资料的积累过程漫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休后,除了欧洲,他还前往英国、印度、俄国和中国的许多城市,这成了他60岁后最重要的一项事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全面了解并记录祖父徐志摩的一生,成为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

徐稘是徐善曾的大姐,在金融业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她毕业于纽约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专长是经济学。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分别在IBM、美国航空公司和华尔街的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工作了十多年。

尽管在金融领域表现非凡,但徐稘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一份祖父遗传下来的浪漫情怀。她和徐志摩一样,热爱旅行,喜欢通过飞行去探索世界各地的美景。正因如此,她选择在航空公司工作,借此机会游览了世界各地的古文化遗迹。她甚至学会了飞行驾驶,常有人说她与祖父徐志摩在外貌上有几分相似。

相比于徐善曾,徐稘对祖父母的回忆更加感性且深刻。她清晰地记得祖母张幼仪带着他们从广州辗转到澳门,再到香港的艰难岁月。那时,张幼仪独自一人带着四个孩子,在动荡的年代里,在租界夹缝中求生存。张幼仪教会了他们坚韧和无畏,她常说的一句话深深印在徐稘心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你不能做,只要你努力了,你要永不放弃。”

徐稘理解祖父徐志摩和祖母张幼仪性格上的差异。张幼仪是实际的人,而徐志摩则追求诗意与浪漫。然而,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永不放弃。这也是为什么徐志摩最终对张幼仪有所欣赏的原因。

徐稘育有一子,名为金昌润,是徐志摩的第四代后人。金昌润出生在美国,他对中国的认知是非常遥远的。长辈们已经不会说中文,但他曾经参加了普林斯顿大学在北京的暑假班,学习汉语。到了中国后,金昌润才体会到作为徐志摩后人的自豪。这次暑假班让他深受震撼,也非常感动,意识到徐志摩留下的文化财富依然将他们与遥远的家乡紧紧联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善曾的二姐徐放,在性格上也许与徐志摩更加相似。她是一名艺术家和设计师,毕业于纽约普拉特学院的室内设计专业,之后在纽约、波士顿和香港的多个设计公司任职。她回忆童年时,祖母张幼仪的身影是不可撼动的。她们姐妹的名字都是张幼仪起的,简练而有力,只有徐善曾的名字是按照家谱起的。

尽管徐放已经不会说汉语,但她还能写得一手工整的中国字。她一直怀念在祖母身边的日子,祖母曾对她说,希望她们长大后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退休后,徐放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特别关注改善世界各地贫困儿童的健康、教育和生存环境。她在中国大陆的慈善项目覆盖了江苏、广西、云南和安徽。

徐善曾的三姐徐行,从事教育行业,她牢记着祖母张幼仪的教诲,完成了祖母在海宁开办女子学校的梦想。她在取得南加州大学教育博士学位前,曾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任教。她热心教育事业,愿意帮助年轻学生,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背景上的困难,她都会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帮助。

徐志摩当年对张幼仪的评价或许带有偏见,但张幼仪以她的坚韧和勤劳,成功抚养了每一个孩子,且他们都成了各自领域的精英。这些后人虽不再熟悉中文,但他们继承了徐志摩的聪慧和张幼仪的脚踏实地,这正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只可惜,这一代诗人的孙辈中无人继承他的诗意情怀。如果徐志摩在世,是否会有人继承他的文艺之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