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龙华区龙华街道松和社区,独具匠心的“松和邻里庭院”令人眼前一亮。过去堆满了枯枝杂草的闲置花木场,如今焕然一新,成为居民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的生动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松和社区。今年以来,松和社区党委以“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社区培育为契机,以“亲邻、便民、公益”服务理念聚势赋能,打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亲邻之家”基层阵地龙华品牌,推动“陌邻”变“友邻”“友邻”成“亲邻”,整合资源、丰富载体、拓宽渠道,实现社区治理与居民服务同频共振。

全民齐心添绿

拉满绿美“颜值”

如今的松和邻里庭院,是集种植、手工、烘焙、休闲、议事为一体的绿美共享空间。“这里有绿植苗圃区、厨艺烘培区、阅读休闲区、亲子活动区、便民工具区等,大家看书聊天、下棋休闲、亲子陪伴等。”龙华区五星志愿者游带娣说道。

改造前,15户亲子家庭通过实地考察、议事座谈、共同票决等方式确定改造方案。随后,党员志愿者积极行动,清理泥污、搬走废弃堆积物、冲洗地面,还新垦出一小块农场,种上了一棵棵新鲜蔬菜和盆栽绿植。大家齐心添绿,庭院绿意盎然,一片勃勃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和邻里庭院是集种植、手工、休闲、议事等为一体的绿美共享空间。

松和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今年来,社区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志愿者、居民参与绿美共建活动,推动绿美项目改造和片区植树添绿,致力打造绿美特色品牌,全面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品质。

在共和花园后山,60株香樟树苗迎风挺立。前不久,50余名党员志者挥锹铲土,施肥浇灌。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棵棵树苗在地里“安家落户”,这片生机盎然的“先锋林”,成了松和社区亮丽的“绿美”风景。

如今的松和社区,绿美社区成为亮丽的新名片。油松河畔,深圳艺术高中旁边的滨水公园正改造提升,未来的两河三岸美景有望成为观澜河流域最美河段;民清路旁边,除了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还新建了法治文化长廓、禁毒公园等,是辖区居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龙华大道中段纵贯辖区,沿路两旁干净整洁的环境、错落有致的绿植,绿美舒适的气息扑面而来;共和后山,成片的绿植果木苍翠茂盛,瓜果飘香的南粤美景,特别赏心悦目。“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松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写照。

汇聚治理合力

共建“亲邻家园”

周末傍晚,记者在松和社区“百米夜市”现场看到,汇食街小区广场热闹非凡,社区公益匠人忙个不停,或是帮小朋友剪头发,或是为老年朋友进行中医理疗,场面十分和谐温馨。“这里的服务很到位,义剪、义诊、视力检测,这里应有尽有,真是太方便了!”现场,前来的排队义诊的小区居民陈女士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和社区“百米夜市”现场。

“ 百米夜市”共享公益项目的实施,是松和社区积极践行“更亲邻、更便民、更公益”的社区服务理念的一个生动写照。 去年,松和社区党委推出“滨水亲邻夜市”党建项目,设置8小时以外的延时错时服务窗口,挖掘能人巧匠提供多类型“亲邻”服务,每期夜市都受到居民热捧,期均服务超1000人次。

从滨水绿道开到了居民小区,公益市集在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激发了社区多元共治的新活力。“每期夜市,缝补衣服的师傅总是忙好几个小时也顾不上休息,参与好物共享的孩子们大声吆喝、推销,既实现了旧物义卖,又得到了爱心教育,夜市吸引了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夜市还邀请人大代表、学校、社康、银行等参与共建,全面拓宽了办实事、解民忧的实施路径。”松和社区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松和社区聚焦共建共治共享,开展定格化服务和“敲门行动”,深挖辖区亲邻达人,培育了法律明白人先锋服务队、“故事妈妈”志愿服务队、巾帼调“姐”队伍等,打造了邻里议事厅、亲邻驿站、百课学堂、共享书屋、模拟法庭等平台,既凝聚了更广泛的居民,又激发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巨大热情。

在松和社区,时常可以看到党员代表、企业职工、楼栋长、居民聚在城中村楼栋下,探讨社区事务、化解矛盾纠纷。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有温度、有热度、有情怀的社区治理的浓厚氛围,正在松和社区悄然形成。2023年,松和社区创建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成为该社区深化基层治理,激发社区生机活力的生动注脚。

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曾虹 通讯员 陈法斯

编辑|余凯扬

— 深小晚特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