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闵行区的运动爱好者发现,现在去附近的健身场馆,可以购买单次卡,即去一次消费一次,不用再为是否购买年卡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东方IC

闵行区体育局联合区内12家体育健身中心推出的服务,惠及莘庄、七宝、虹桥、浦江等9个街镇的居民。像位于七宝镇的七宝市民健身中心,设有羽毛球、篮球、舞蹈等运动场地和设施,满足全年龄段、多维度的健身需求。市民可以从“今日闵行”App上购买单次卡并预约场地,实现“健身自由”。

这么说,缘起“健身不自由”。过去,场馆通行健身年卡的销售模式,消费者被预付的手段强行绑定。结果,健身有点“赎身”的感觉,早去一趟,离开“重获自由”就近了一些。更糟糕的是,有些场馆突然停业,负责人不知去向,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七宝镇居民老张喜欢打羽毛球,他觉得单次卡挺适合自己,如果每次能约到球友,就预订场地,约不到,也不用为预付费发愁。作为一名有多年运动健身习惯的市民,老张评价新推出的单次卡灵活、方便,真正为市民所想。

单次卡能否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需要时间来验证。同时,销售模式的变化能否为更多健身场馆接受,也需要市场来回答。有场馆经营者告诉笔者,对单次卡持观望态度,因为相比过去,单次卡增加了获客成本,也可能增加服务成本,涉及到整体运营方式的调整。

从长远看,健身场馆如何留住来消费的市民,转化新的消费场景,是可持续运营的关键。这意味着,场馆不能卖了卡收了钱就摆出一副与我无关的态度,而是要多关注客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服务。比如推行单次卡后,有场馆增添了身体机能实时监测的仪器,市民每次来健身,都能掌握心率、燃脂、无氧和有氧运动时间等数据变化,享受到科学健身的乐趣。

上海在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从全龄化、共享化、多元化、公益化的角度,拓展社区体育健身的服务内容。期待单次卡能在更多场馆推行,这也是健身市场从销售向服务回归的必经之路。

金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