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烟花三月

周末和闺蜜聊天,闺蜜正忙着为暑假带孩子游玩做攻略呢。
我有些疑惑地问她:“你不是去年带孩子玩,体验不好,说在孩子10岁前不再带孩子旅游了嘛?”
去年,闺蜜带着6岁的儿子涛涛去云南游玩,行程安排得比较满,结果第三天早上涛涛死活不起床,说玩累了,不想再玩了。
闺蜜怎么规劝引诱,涛涛都不为所动,赖在床上不动。
闺蜜很是生气,随后改签机票打道回府了。
闺蜜笑嘻嘻地回答:“今年孩子不是又大了一岁嘛,肯定不能像去年那样了。再说了暑假时间那么长,不出去玩一趟可惜了。

别的同学都出去玩,只有他不出去,将来他和同学都聊不到一块。”

其实,暑假带不带孩子出去玩,应该根据自家情况而定,没有什么规定非要带孩子游玩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属于以下3种情况

还不如不出去

1.盲目跟风型
在社交媒体和亲朋好友的影响下,很多父母选择带孩子进行所谓的“网红打卡游”或“流行地游”。

这种盲目跟风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导致孩子在旅途中感到无聊或疲惫。

同时,由于目的地过于热门,可能会出现人满为患、行程紧张等问题,使旅行体验大打折扣。

闺蜜就属于盲目跟风,不管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只要别的同学去,那自家孩子也不能缺席。

2.虚荣享乐型
部分父母在旅行中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奢侈体验,比如选择高级酒店、豪华餐厅、昂贵景点等。

这样的旅行虽然能够带来短暂的愉悦,但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孩子们可能会误以为旅行的意义就是享受和消费,而忽视了旅行中的学习和成长。

此外,高昂的旅行费用也可能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3.走马观花型
还有部分父母在旅行中过于追求行程的紧凑和景点的数量,往往导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孩子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深入了解和体验一个地方的文化和风情,就已经匆匆赶往下一个景点。

这样的旅行不仅不能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还可能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

并且,过于紧凑的行程也可能让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做不到这3点

不带孩子去旅行也罢

1.期望值别太高
带娃出门旅行,是一次既充满期待又充满挑战的冒险。

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惊喜,但同时,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也如同天气一般多变,难以预测。
记得去年夏天,我带着五岁的小侄女去了海边度假。

出发前,我幻想着我们在沙滩上堆沙堡、追逐海浪、品尝美味的海鲜大餐,晚上则坐在海边,听着海浪声,数着星星入睡。

然而,现实却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
小侄女对海浪的兴趣似乎并不大,她更喜欢在沙滩上寻找各种奇特的贝壳和小石子。

每当海浪涌来,她就会吓得紧紧抱住我,不敢动弹。

而当我们尝试品尝海鲜大餐时,她却对海鲜的味道感到陌生和排斥,最后只能吃一些简单的食物。
晚上,当我们坐在海边准备享受宁静的夜晚时,小侄女却突然哭闹起来,闹着要回家。

她不适应海边的潮湿和寂静,只想回到她熟悉的小床上。

那一刻,我深感无奈和沮丧,因为现实与我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后来,我逐渐意识到:

带娃出门旅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完成我们预设的行程和计划,而在于与孩子们一起度过难忘的时光,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

虽然小侄女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热爱海滩和海鲜,但她却在沙滩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我们也因此度过了一个温馨而有趣的假期。

因此,当我们计划带娃出门旅行时,期望值别太高。

2.行程安排不要太紧凑

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带着8岁的孩子去旅行的帖子。

这位妈妈没有安排满满的行程,只是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并预留了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探索和体验。
在小镇的第一天,他们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欣赏着两旁的历史建筑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不时地向妈妈提问。

妈妈耐心地解答,并与孩子一起探索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他们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亲手制作了传统的手工艺品,还参加了一场热闹的民俗表演。
第二天,妈妈没有安排任何景点参观,而是让孩子自由玩耍。

孩子跑到田野里追逐蝴蝶,和小狗一起玩耍,还帮助当地的农民收割庄稼。

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劳动的乐趣,也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这次旅行虽然时间不长,但孩子却收获了很多。

他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热爱大自然。

更重要的是,他体验到了生活的多彩和丰富,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带孩子旅行不仅仅是换个地方游玩,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和体验的丰富。

行程安排得过于紧凑,往往让孩子感到疲惫不堪,失去了旅行的乐趣。

因此,我们需要在规划旅行时,注重体验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行程的充实。

让孩子在旅行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在旅行中真正成长、有所收获,才更重要。

3.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过多干涉

依然记得在亲子旅行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林志颖的儿子kimi选房子的情节。

当面临选择房子的任务时,林志颖并没有直接替kimi做决定,而是给了他充分的自主权。

kimi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直觉,选择了3号房。

虽然在大人的视角里,3号房可能条件并不优越,但林志颖没有干预,而是选择了信任和尊重kimi的选择。
进入房间后,kimi发现房子与预期有所不同,甚至存在一些问题,如破门破窗和死蜘蛛。

然而,林志颖并没有责怪或否定kimi的选择,而是继续鼓励他,称赞他选得很好。

爸爸的态度不但没有扫了kimi游玩的兴致,反而让他学会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玩是孩子的事,陪才是父母的事。

既然是带孩子旅行,父母自然应该多多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的亲子旅行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还可以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才能让他们在旅行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孩子出去旅行,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如同带着蜗牛去旅行,急不得、怒不得、吼不得,唯有放慢步调,放平心态,才能欣赏到沿途的风景。

带着孩子出去旅行,父母给孩子的束缚越少,孩子越能从旅行中收获高质量体验。

不妨将期待值放低,把行程安排得松一些,多多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孩子一起在别样的地域里去观察、去感知、去体悟,让身心达到最舒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