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罗镇后邵村积极改变传统模式,发展红花种植,培育了特色产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花艳似火,采收正当时。这几天,汀罗镇后邵村红花种植基地进入采收期,一朵朵红花竞相绽放,红艳艳的花海映红了种植户们的笑脸。

后邵村红花种植户崔书霞:我是在今年春天,大约是二月份左右(种的红花),今年收成可以,估计市斤在80多斤(每亩)以上,这个地又碱,雨水又少,种红花抗逆性强,种的时候可深可浅,管理简单。

后邵村地处偏远,土地盐碱化程度高,村民以种植传统棉花、小麦、玉米为主,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却收收获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邵村红花种植户崔书霞:我刚开始的时候种玉米、种小麦、也种棉花,只不过这个地含盐量挺高,产量都不怎么的,咱之前种棉花的时候,一年收入也就是千把块钱。

后邵村第一书记马振楠:因为咱们这个土地比较碱,我叫有关人员过来测量,这个土地已经达到千分之四的碱度,所以说种别的就很难成长。

如何才能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后邵村两委决定改变以往种植习惯,引进适应本地土壤的中药材品种红花,提高村民收入。

后邵村第一书记马振楠:这个红花的特性就是耐寒、耐旱、耐碱,对地的要求比较低。它的产量就是相对要比较高一点,它有很多花头,这一个枝最多的时候能达到30到40花头,也就说它能开到三四十天。

不仅是耐盐碱性强、产量高,红花种植还具有投入少、经济效益高等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邵村第一书记马振楠:现在咱们这个红花的投入,应该基本上就在于土地、种子,几乎不怎么打药,再加上这个地肥,这块儿加上这个管理费,也就在800元之间,它的收益是在(每亩)40公斤左右,市场价格在130元左右,也就是在5200元左右。这个种子,到时候可以提炼食用油,这个秆可以种给羊牛作为饲料,说它的一亩地的净产量应该是在5700元左右。

虽然是初次尝试种植,今年后邵村的红花种植基地却获得了大丰收。如何发展规模化种植,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剂“良药”,成为后邵村将要擘画的新蓝图。

后邵村第一书记马振楠:下一步可能村里边种植户应该达到了1000亩左右,这样的话就是大家想跟着种,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同时,我们村里也成立了农村合作社,就是将来以后大家种的这个药材,就交到农村合作社来统一收购,然后统一送到药材公司。这样既让农户得到了收入,村集体也得到了相应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