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如同久旱的大地逢甘霖一般。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给中国无产阶级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带来了范本。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分子兴奋异常,积极宣传马列主义。

“五四”运动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让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也成为中国革命的真正转折点。我党早期领袖如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邓颖超、李立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罗章龙、蔡和森等众人怀揣红色梦想,踏上苏维埃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梦想而寻找出路。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革命先驱同样充满向往走在这条道路上,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革命先烈的血没有白流,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前人无法实现的梦想。

本文主要介绍我党早期领袖之一瞿秋白,这革命道路上部分经历。

瞿秋白之所以能有这么一个机遇。因为在此之前他翻译的托尔斯泰作品在上海《时事新报》连载,北京《晨报》也发表他的政论文章《不签字后之办法》深受读者好评,恰好二报为直接采访和报道世界各国情况,决定派出一批驻外记者,分赴美、英、德、法、俄诸国,这样一来,二报决定聘请瞿秋白为特邀记者,到苏俄莫斯科采访。

瞿秋白自然是喜出望外,新俄国是十月革命的故乡,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地方,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目前还是“雾里看花和水中望月”。如今可以身临其境,亲自去感受另外一个天地崭新的景象,去探索、寻求改变中国的道路,这怎么能不让风华正茂、憧憬未来的瞿秋白激动不已?

瞿秋白如此激动,是和他之前的经历、命运紧紧相连的。

瞿秋白的身世,有机会去莫斯科,改变了一生

1899年1月29日,下午五六点钟光景,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府城一个世代为宦的封建大家庭中。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是大清朝的末期。

瞿秋白的少年时代是在风雨飘摇中度过的,他所在的封建大家庭,已洗尽往昔的繁华,全靠典当和借钱度日。他的母亲就是在饥寒交迫和债主的催逼中,自尽而亡的。

瞿秋白曾在他的散文集《饿乡纪程》一书中写道:

“我幼时的环境完全在破产的大家庭制度的反应里,我母亲已经为‘穷’所驱逐出宇宙之外,我父亲也只是这‘穷’的遗物,我的心性在这几乎类似游民的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中,融陶铸炼成了什么样子,我也不能知道。”

家庭的破败,使瞿秋白的父母成为穷人,可是他们却堪称是精神层面的富有者。瞿秋白的博学通达、多才多艺完全源于父母的谆谆教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年代,流行的话语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瞿秋白的母亲恰恰相反,瞿秋白的母亲金璇不仅善良贤淑,而且国学功底深厚,偏爱诗词,尤其是写得一手好字,她是瞿秋白学习诗词、国学和书法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瞿秋白是个读书的胚子,国学功底深厚,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他笔下的山水画灵动飘逸、栩栩如生。

善于思考问题,加之特有的生活经历,使他忍得住孤独、贫困、寂寞,能孜孜不倦地学习。他很快就学会了俄文,通法文、英文,了解了当时的各种社会思想,并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

“五四”运动成为瞿秋白人生经历的重要拐点,也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20岁的瞿秋白以俄文专修馆学生会负责人的身份,领导俄专的同学参加了5月4日天的示威游行。在爱国反帝的学生运动中,瞿秋白以阅历深、学识博、见解新见长,且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成为北京学联的领袖人物之一。他遭拘禁后,仍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1920年春,瞿秋白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寻求改造并拯救中国的途径。瞿秋白对郑振铎说:“社会主义之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

所以,10月初,当瞿秋白接到前往苏俄的通知时,他怎能不激动万分呢?

瞿秋白赴苏俄之行,让他的好友们分外高兴,共同分享着按捺不住的愉悦心情。郑振铎等人为瞿秋白专门写了送别诗:

“你们走了,走向红光里去了,新世界的生活,我们羡慕你们……”

在出国前,瞿秋白专程去了济南,看望漂泊异乡的父亲。母亲去世后,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父亲的肩上,瞿秋白是家中的长子,家中还有七个弟弟和妹妹。他父亲非常不易,出生于世代为官、书香门第的家庭,不会经商做生意,只能是受朋友之邀,来济南教书卖画以贴补家用。

在大明湖的小酒馆里,灯光暗淡,新月初上,湖上水云相映,45岁的瞿世玮特意为儿子瞿秋白点了几盘小菜,父子依依话别。瞿秋白凝望着父亲有些憔悴的面容和已有些斑白的两鬓,想起少年时父亲手把手教他绘画的情景,他身为家中的长子,却不能帮助父亲减轻些生活的压力,内心有些酸楚和自责。他连连对父亲说保重,多保重。父亲对他说:

“快趁热吃点菜。”并说,“你不要惦记我和家里,你的前程要紧,只是去俄国,万里之遥,一路上要照顾好自己。”

边说着边掏出身上带的所有钱币,让瞿秋白收好。瞿秋白说什么也不收,希望留给家用,父亲硬塞到瞿秋白的手中,感叹道:

“穷家富路,出远门,一定要多带上盘缠啊。”

告别了父亲,望着父亲渐渐远去、有些步履蹒跚的背影,瞿秋白禁不住泪湿眼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同瞿秋白到苏俄采访的另外二人是李容武、俞颂华,他们到苏俄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那里办完出国手续后,其秘书告诉他们,如果能与即将赴任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驻莫斯科总领事同行,专车可以由哈尔滨直达赤塔。瞿秋白三人于10月16日从北京启程,坐火车来到天津,在天津,瞿秋白看望了同乡和好友张太雷后,10月18日与总领事陈广平、副领事刘雯、随习领事郑炎三人会合后,继续坐火车奔赴哈尔滨。

本来是通过哈尔滨中转到莫斯科,但因为铁路出了问题,瞿秋白被迫逗留在哈尔滨近两个月。

瞿秋白在哈尔滨期间,就已经开始了他的特邀记者的使命,他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时的社会问题。

哈尔滨,日本人仅有五千多,俄国人多达二十多万,俄国人如过江之鲫,人多势众。瞿秋白却不以眼下人数众寡和势力的大小而论,显示出他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更有政治家的智慧眼光和洞察力,他向国人发出警告:

“现在俄国人的势力衰微,日本人的势力一天胜过一天!”

瞿秋白在报道中敲响警钟,是想告诉许多已默认哈尔滨是俄国人地盘的中国人要警惕,一旦从睡眠中惊起,噩梦将很可能是日本人对哈尔滨乃至东北的侵占。十年后,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凶残的铁蹄践踏在东北大地上,再回望瞿秋白报道中的警示,怎能不让人感叹一代伟人的卓识远见呢?

瞿秋白在哈尔滨期间,广泛地同苏俄及其远东共和国的人员接触,了解苏俄的政策。精通俄文、口语也非常流利的瞿秋白,同俄国人广交朋友,这里面既有俄国共产党员,也有普通人,还有不少的青年人。

当时哈尔滨的俄侨人数众多,进步的人士早在1905年就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支部,随之又成立了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工会组织,使哈尔滨一直涌动着革命的浪潮。布尔什维克创办了《前进报》等许多红色报刊,在哈尔滨的一些书店里,随处可以买到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组织发动了中俄工人多次大罢工,并且组织群众与盘踞在中东铁路的沙俄残余势力和外国干涉者进行斗争,为捍卫苏维埃新政权做出了贡献。

瞿秋白在哈尔滨共发出报道13篇,其中自己撰写9篇,与人合作4篇。他报道最多的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对哈尔滨的影响。

瞿秋白在三十六棚中东铁路总工厂等企业做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得到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一手材料。在调查中听到中俄工人通过多次联合大罢工,终于把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赶下台的消息时,瞿秋白非常振奋,他为工人阶级奋起抗争而感到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