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本文转载至潮新闻

记者 徐洁 王曦煜

上个月15日,“徐徐叨来”视频号联合国家地理女性影像展杭州站,在杭州嘉里中心,办了一场“看见‘看不见的她’”特别胶囊展。

大展人气很旺,所以我们又延期了半个多月,于本月末闭展。

胶囊展也很热烈,收获了满墙的倾诉和期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高兴,这个小小的展览能获得了这么大的反响。

这一张张便签条,是一个个期许,也是一个个故事。

展览虽然快结束了,但是我们聆听女性声音的初心和努力,依然会继续。

缘起

说起徐徐叨来办这个展,也是个巧合。

当时我去杭州嘉里中心看了国家地理女性影像大展。展览很丰富,展现了不同领域女性的故事和她们多彩的生活。

回来之后我一直在想,被看见的女性,是幸运的;看不见的女性,还有更多。我们不仅要在展示大家看得见的地方,还要尝试去挖掘大家看不见的地方。

“徐徐叨来”一直关注女性话题,做了很多线上的视频,于是就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个线下展,和更多女性,来一个直接的交流。

我们和国家地理展览主办方联系沟通,他们对这个创意也表示欢迎。

一次双向奔赴,成就了这次展览。

做设计、备物料、改装修……观众看到的呈现出的展览场地,是紧急加设出来的。

我们布置了一块空间,留下一面墙,让观展者留下心理话;旁边还有一面镜子,就是希望走近的人,可以照见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烈

留言的热烈,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短短时间,就贴满了整整一面墙,还有更多人,在我们的公号视频下留言。

留言中最多的,是关于男女的话题——

为什么爸爸妈妈爱弟弟总要比爱我多一点。

练钢琴的时候,我们女孩子的双指跨度永远低于同班的男生,所以弹不了一些音;夏天办公室的空调温度总是会把我冻成狗,但是男同事们不给调高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是职场——

希望职场可以善待每一个妈妈。

升主治医师考中级时刚刚出月子,考完出考场在众目睽睽下取出吸奶器默默到一边去吸奶。

当然还有婚姻和家庭——

做妈妈以后,每个人都会说当妈的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同司女孩们下了班就结伴组局玩耍,家里有孩子的我只能假装不羡慕。

留言里会有一些生活的不如意,也有自我和解,对自我鼓励——

很喜欢这样的展览。女性的困境具体而隐秘,当我们以某种形式表达时总会收到旁人的不理解和过分解读。愿每个女孩平安、快乐、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为梦想而奋斗。

女性的价值,从不只限于婚姻和爱情,而是做不被定义的那阵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这些留言,很感动。这些不同的笔迹后面,是一张张鲜活的女性面孔,是她们或许不被看到的人生,但在这里,是她们最真实的声音。

于是我们发现,这个展变成了一个树洞,让很多女性可以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声,或许在日常生活中,她们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而这,也是我们办这个展的价值所在。

成长

2016年,国家地理就曾来杭州办过展览,很多人在这个标志性黄框前留影。

多年过去,那些黄框女孩过得怎么样?

这次,我们和展览主办方也邀请了一些黄框女孩再次看展,也留下她们的成长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HAN是是第一位来赴约的黄框女孩。她还是和以前一样,笑容灿烂活力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孩家乐上次看展正在孕期,这张在杂志墙前跟宝宝合体的照片记录了这份珍贵的体验。

几年过去,当初的文艺少女已经进化成无所不能的小学生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孩dodo当年是展览的志愿者之一,后来考上了“梦中情校”中国美院。

现在的dodo,从文化公司跨界到行业头部的科技企业,在一群技术宅里自成光芒;业余时间喜欢猫猫狗狗,拍视频分享还成了百万UP主。

岁月从不败美人。时间留下的痕迹,是岁月也是成长。

看着这些黄框女孩,你就会发现,主动拥抱变化的女性,可以拥有多么新鲜强大的生命力。

同行

展览结束,我们收获满满,那么多留言,是信任,也是期待。

“徐徐叨来”倾听女性声音,讲述女性故事,激励女性成长的初心不会改变,我们也愿意一直坚持下去。

所以,展览会落幕,但这个“树洞”不会关闭,期待女孩们随时通过后台和我们交流;接下来,“100个女性故事”还会继续分享,我们也会积极去推动那些留言中提及的问题,去关注去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也很希望看到,更多的女性,活得鲜活而生动,在生命的旷野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是的,我们都可以,先成为自己的山,然后再去寻找心里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