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正值抗战水深火热时期,北方胶东地区战火纷飞,狼烟四起。在这个特殊的期间,著名将领许世友收到了中央军方的一个紧急命令:“前往山东战场,并在一份名单上为自己挑选一个副手”。

许世友面对名单上一排排名字,看都没看,不假思索的说出来吴克华这个名字。吴克友何许人也?许世友为何会挑选吴克华作为自己的将领呢?不妨让本文娓娓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点将吴克华

1941年许世友接到了中央军委一项重要的命令。毛主席将许世友调往了山东抗战前线,并且任命许世友为胶东军区司令员。这个命令对于许世友来说无疑是一场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为了不辜负毛主席的期待,许世友坚定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许世友为了能够更好地打开胶东地区的局面,就为自己挑选了一员猛将。他思来想去,在脑海里过目了众多将领,最终选择了吴克华。

因为,在许世友看来:“一来吴克华和自己是莫逆之交,两人之间默契好,配合度高。二来就是吴克华经验丰富,能征善战,有中央红军铁屁股之称”。因此选择了吴克华作为自己的大将。

吴克华来到胶东战场后,不负许世友的众望。并于1941年3月成立了反投降指挥部,吴克华本人担任指挥使。

皖南事变之后,吴克华组织成立的指挥部将死灰复燃的国民党顽固派赵保原部打得落花流水,击溃了两万余人,并抓获俘虏8千余人。为抗日的道路扫除了一大障碍,贯通了胶东战场抗日根据地东西方向的联系。

1945年春吴克华积极响应中央军委提出的“以我为主,准备反攻的战略指示”,决定对暗中投敌的赵保原部给予最后一击,彻底歼灭残留的顽固势力。

为了能够打赢这场恶战,吴克华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战略准备,摸清地形和双方兵力后,于1945年2月11日除夕发动进攻。这场出其不意的战争将赵保原部打得落花流水,最终取得胜利,我方收缴了大批战略物资。从此,赵保原部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胶东作战期间,吴克华自身的军事素养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和认知水平。

吴克华通过联系实际作战写了一篇名为《纪念七一、七七要改革我们的军事教育》一文,并在军区刊物上发表,在文中系统阐述了军事教育的相关问题,这篇文章甚至成为了军区各级干部的学习资料。由此可见吴克华自身水平之高,不是纸上谈兵。

吴克华在胶东地区一直待到了抗战胜利才离开。吴克华在胶东的整个时期,和许世友默契配合,给敌人给予了重创。两人之间的战友革命情谊也是进一步巩固。直到后来中央军委一份调令才让吴克华离开了胶东,前往东北一代继续作战,继续发光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山阻击战,战无不胜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企图发动内战。

仰仗着美国提供的军事武器支持,想将共产党消灭,企图实现自己一党独裁的局面。在这个紧急的节骨眼上,中国中央坚持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命令胶东战区6万余人兵分海陆两路挺进东北。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吴克华于1945年10月抵达了辽东半岛的营口。吴克华所在部队改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同时吴克华出任第二纵队司令员。就这样吴克华的人生即将迎来一生中最光辉的战役——塔山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山地理位置独特,当地只有百余户农民住在这里,但它是当时国民党军队增援锦州必过的一个地点,也是辽沈战役国共双方必争的一个据点。

为了能够拿下塔山,蒋介石和有着东北“剿总”之称的卫立煌甚至亲自前线部署作战计划,联合海军和空军对塔山的吴克华军队给予致命一击。共产党军队则派出了野战军司令林彪和罗荣恒出马,塔山保卫战一触即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吴克华深知塔山之战事关整个辽沈战役的输赢,因此动员了全体士兵的斗志。按照缩小正面,加大纵深的原则进行火力的部署,尽可能减少与国民党精锐部队的正面交锋。

从1948年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打响到10月14进入白热化阶段,再到10月15日傍晚塔山阻击战结束。整个阻击战一共持续了5天。战争过后,敌军尸横遍野,在吴克华的阵地之下,国民党的一切阴谋和努力都是白费。

吴克华领导的塔山阻击战取得了完美胜利,歼灭、抓获敌军6千余人,也成功的帮助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塔山阻击战也成为了后来军校防御战教学的经典案例,由此可见吴克华突出的军事才能。吴克华因塔山阻击战而名垂青史。

当许世友听到塔山保卫战胜利的消息后,也是拍案叫绝,对吴克华竖起了大拇指,替吴克华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挥师入关,防务北平

吴克华在辽沈一带战役结束后不久,毛泽东主席火速命令东北野战军入关北京,负责攻克北京城。再这样的背景之下,林彪、罗荣恒命令吴克华所在部队即刻从塔山出发,前往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