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粉丝的私信,急得很,孩子差点要被安排补种脊灰疫苗,接种医生盯这件事半年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似接种了很多剂六联疫苗和五联疫苗

这位妈妈展示了孩子的接种记录,应该是去香港接种的联合疫苗。

由于联合疫苗替代了多种疫苗,在接种记录上被替代疫苗处也做了重复登记,导致我一开始以为接种很多剂次联合疫苗,但在写这篇文章过程中,仔细看过才确认,实际只接种了 2剂六联疫苗(Infarix-Hexa)+2剂五联疫苗(Infarix-IPV+HIB)。

如果按实际接种的疫苗种类去梳理,就清晰多了,如下:

卡介苗:20170318

乙肝疫苗第1剂:20170318

六联疫苗第1剂:20180418

六联疫苗第2剂:20180907

五联疫苗第1剂:20181110

五联疫苗第2剂:20190511

Infarix-Hexa和Infarix-IPV+HIB,都是史克公司的联合疫苗,以三联疫苗——白百破疫苗(Infarix)作为基础。前者还联合了乙肝疫苗(Hep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和脊灰灭活疫苗(IPV),所以是六联;后者联合IPV和HIB,是为五联。

两者联合的脊灰疫苗均为针对全部三个型别脊灰病毒的灭活疫苗,绝对安全,效果没毛病。陶医生一直建议大家脊灰疫苗一定要选灭活疫苗,科普很多遍了,详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nfarix-Hex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nfarix-IPV+HIB

接种过2剂六联+2剂五联,孩子就相当于接种过4剂保护面最广的脊灰灭活疫苗,标准程序只需4剂,那当然是够了,无需补种。

目前各地的脊灰疫苗补种,主要是针对4剂脊灰疫苗里只有1-2剂灭活疫苗,其余剂次均为活疫苗的儿童,给他们补种灭活疫苗,使其灭活疫苗剂次达到2-3剂。

巧的是,次日就有接种医生来问我这件事,我明示无需补种,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就是内地医生对这些未在国内上市的疫苗不了解,吃不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回复里,我误判了六联疫苗的剂次,实际是2剂

不过,事情还没完,这个香港的接种记录有意思,值得说道一下。

首先,1月龄接种白百破疫苗好不好?

这个孩子出生后应该是在内地产院接种的卡介苗和首剂乙肝疫苗,由于接种记录衔接问题,导致接种证上没有登记厂家、批号和接种员,这并不规范,但很常见。看日期是2018年3月18日出生即接种了这两种疫苗。

按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4月18日接种第2剂,孩子实际接种的是含乙肝疫苗的六联疫苗。乙肝疫苗是没问题,但六联疫苗的基础是白百破疫苗,这导致白百破疫苗也在1月龄就给接种了,好事还是坏事呢?

要知道,内地白百破疫苗必须满3月龄接种。国产含白百破的四联疫苗被这种思维限制住了,非常扼腕地只能从3月龄开始接种;进口五联疫苗在做临床试验时留了一个心眼,被特许可以从2月龄开始接种。进口五联疫苗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可以从2月龄起接种的白百破疫苗。

今年的百日咳疫情疯了一样。4月份的百日咳发病数突破9万例,是去年同期的84倍,超过2024年前三个月累计发病数。发病数暴增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检测能力的飞跃,也就是百日咳一直很多,以前报病少,只是没检测出来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日咳病例里,婴幼儿多,≤2月龄发病占比不低。

2021年发布的《 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 》里提到:1岁以内百日咳病例,≤2月龄发病占比28%, 建议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将中国儿童百日咳疫苗初始免疫提前到2月龄甚至6周龄的可行性

全球范围内,百日咳疫苗的推荐接种年龄绝大多数是2月龄,中国晚了1个月,确实应该提前,与国际接轨。

那么要不要提前到1月龄呢?我的个人看法是:要,安全性应该没问题。

一般来说,疫苗说明书非常严谨,有证据的可以写,没有证据的不写。史克六联疫苗在其说明书里这样描述接种程序:

基础免疫包括3剂(例如2、3、4个月,3、4、5个月,2、4、6个月)或两剂(例如3、5个月)。各剂之间应至少间隔1个月。

扩展免疫的程序表(在6、10、14周龄时)只有在出生时接种了乙肝疫苗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果在这个年龄之前需要第2剂乙肝疫苗,则应使用单价乙肝疫苗。

可以看到,在六联说明书的扩展免疫程序里,最早可以在6周龄(1.5月龄)接种,但必须是出生时已经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本例孩子出生当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符合六联疫苗扩展免疫的适用人群。但是扩展免疫要求满6周龄接种,本例满月即接种(刚满4周龄),实际是超说明书使用了。

超说明书用苗,会不会有问题?理论上不应该这样做,但实际上如果对疫苗非常了解,这样做我也不反对。香港在这方面管理不太严格,在内地的话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接种系统里会做日期间隔校验,根本输不进去。

满6周龄接种,和满4周龄接种,真的会在安全性上有很大的差别么?

我认为没有。只是因为史克做临床试验时只做到了6周龄,所以说明书只能这样写。如果临床试验做到了4周龄,我相信安全性也不会有问题。

当然,除了安全性,还要考虑有效性。年龄越小,免疫系统越不完善,对疫苗的应答也会更差些。但效果差些不是没效,是否要提前,需要权衡。

至少,我认为没必要因为说明书上最早6周龄接种,实际1月龄(即4周龄)就接种而担心安全性问题。

其次,五联疫苗为何废弃HIB,只用四联?

五联疫苗的英文缩写是Infarix-IPV+HIB,然而接种记录里的两剂五联的HIB被划去了,说明接种的只是四联Infarix-IPV,HIB被废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为什么?

付五联的钱,实际接种四联,为何如此?家长会同意么?

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有点意外。

乙肝疫苗第1剂是单苗,后两剂都是用的六联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刚好3剂,完全没毛病。

这两剂六联疫苗,又对应于白百破疫苗、脊灰疫苗和HIB疫苗的前2剂,而这三种疫苗在2岁前需要接种4剂,都还缺2剂。

这种情况下,用这三种疫苗联合成的五联疫苗接种2剂疫苗,一切就很完美了。但不知什么原因却用了四联,这样就少了2剂HIB疫苗。

据我所知,香港也有白百破疫苗+脊灰灭活疫苗联合的四联疫苗,但只提供给香港本地6岁儿童免费接种。内地去香港接种疫苗的,通常都是去私立接种机构接种,那就没有免费的四联疫苗可以接种。

内地儿童去香港接种,如果一定要接种四联疫苗,可以用自费的五联疫苗废弃其中的HIB来实现,这不算一个坏主意。这通常发生在6岁时,内地只有白破疫苗可供接种,缺少了对百日咳的预防,此时去香港接种去掉HIB的五联疫苗,相当于接种了第5剂百日咳疫苗,这是非常值得的,顺便也是对脊灰的加强免疫,没有坏处。

本例儿童正好用五联疫苗,搞不懂为啥要用阉割掉HIB的五联疫苗。却2剂HIB疫苗,肯定会影响对HIB的免疫效果,一般来说至少也要接种满3剂。

马后炮的角度,如果孩子当时没有中招HIB疾病,那现在也不要去纠结了。

最后,如果这个孩子拗不过接种医生,去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也可以接受。如果是用脊灰活疫苗补种,那必须拒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