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帅杰

“血压保持得不错,降压药还得按时吃着,不够我再来送。”80岁高龄的郇玉兰老人独自一人居住,量完血压,王彩英把凳子往郇玉兰身边挪了挪,就近坐下,询问起生活近况。

49岁的王彩英是名村医,家住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胜利村,去年起,她又多了个新身份——“敲门嫂”。过去,她总在村卫生室守着,等待患者上门。如今,她有空就往村民家里跑,改坐诊为出诊。不仅如此,她还帮助一些老人扫房子、晒被子,和他们唠家常。

高台县妇联主席郭彩琴介绍,去年以来,高台县打造“敲门嫂”文明实践品牌,主动上门,常态化开展洗衣晒被、物品代购、心理疏导、医疗服务等志愿活动,为高龄老人等群体提供贴合实际的帮助。

“敲门嫂”由哪些人组成?高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动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爱心人士,加入志愿队伍。“县妇联鼓励支持在职妇女干部参加,并通过妇联引领、执委示范,联动网格员、志愿者共同参与。”郭彩琴说。

“全村65岁以上老年人有89名,需要时常上门服务的有46名。”提起村中老人的情况,王彩英如数家珍。打开王彩英微信“生活缴费”一栏,户主数量需滑动数下才能“见底”,足足有30多个。“老年人对智能缴费不太熟悉,敲门服务时随手帮一把。”王彩英说,现在上门入户,能为老人们做不少事情。

手持毛笔、坐于桌前,神情专注、挥毫泼墨。城关镇长征路社区居民徐国英今年81岁,耳不聋、眼不花,还时常钻研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老伴已去世多年,孩子在外务工,性格内向的老徐常年一人生活。经过摸排,社区将其列为巾帼志愿帮扶对象。

然而,接连两次登门,“对口帮扶”的“敲门嫂”孙月兰都吃到“闭门羹”。原来,徐国英以为孙月兰是上门求字,“还有一层担心,怕是骗子。”了解老徐的顾虑后,孙月兰并不气馁,第三次登门说明来意后,就默默退到一旁,研墨、叠纸、倒水、收拾屋子,久而久之,徐国英慢慢放下戒心。

通过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孙月兰摸索出一套方法:“早看窗帘晚看灯,打个电话问候下。”现在,隔三差五,孙月兰便和爱人前往志愿服务对象家中探望。

据了解,自“敲门嫂”志愿服务实施以来,高台县已吸纳巾帼志愿者1400余名,开展敲门走访2.23万次,约有1400名老人受到长期的关心照顾。此外,高台县还不断完善“敲门嫂”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探索设立志愿服务“道德银行”“时间银行”,将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积分管理,引导群众通过“敲门嫂”等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前往“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兑换奖品。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8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