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宜居江海。 彭伟宗 摄

随着深中通道6月30日正式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江门市江海区越来越靠近高质量发展的风口,该区既有“老”家底作为支撑,更有“新”气象以谋未来。深中通道通车之后,将给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带来“泼天的富贵”,对此,作为江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江海区将如何出招?

在“大桥经济”的历史机遇之下,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协同发展,江海区优越的区位交通,凭借良好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以及在土地、能源、用工、生活等要素方面拥有的成本优势;其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当家,聚力提升城市能级,深入推进“产城人”融合,拓展深江产业协同创新,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江海——未来已来!

发挥区位优势 内通外联融入大湾区

江海区是江门唯一国家级高新区,是江门市的中心城区,也是江门市东大门,东与中山古镇隔江相望,南与珠海斗门相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海陆空”四通八达。广珠城轨、深茂铁路等穿境而过,与中山、珠海形成半小时生活圈。中江、广中江、江珠等多条高速公路横贯区内,随着深中通道建成通车,1小时内可直通广州、深圳、佛山、香港、澳门等大湾区城市。

抢抓“大桥经济”,交通建设先行。目前江海区已建成胜利南路、东海路、南山路、江睦路、连海路等纵向主干道,以及江海路、五邑路、金瓯路、云沁路等横向主干道,路网骨架已逐渐凸显。2024年,江海区积极推进文昌路、江南路、金瓯路西延线等城区道路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主城区新建或改扩建道路的建设,以改善提升区内城市交通水平。

同时,江海区强化大湾区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中江高速改扩建项目已交工验收,控制性工程西江特大桥全面通车,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全路段通行能力、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

此外,江门高新港已获批同意设立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水果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其建设的公用型进口保税仓库已正式投入使用;积极对接大湾区枢纽港口,与广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盐田港联动发展,在江门地区率先开通“一港通”“组合港”通关模式,产品出口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助力企业通关时间压缩约60%,物流成本降低约20%。

做强产业支撑 提级赋能发展空间

江海区产业基础雄厚,拥有41工业大类行业中的26个及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的9个,形成安全应急、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1+3+2”战略产业集群,集聚了5000多家工业企业,超100家亿元以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产业空间广阔,拥有超1万亩可连片开发工业用地、超100万平米优质廉价的国资厂房、众创空间和超70公顷工业合作园区,可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投资需求。

江海区聚力提升城市能级量级,以建设1395平方公里的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契机,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1万亩,高标准规划建设1.15万亩的安全应急产业园,为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近三年,江海区成功报批土地超5600亩,超80%用于产业发展和园区配套建设。

一直以来,江海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加速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目前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江门高新区排名第53位。

江海区瞄准“高”“新”产业,加速布局安全应急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2021年以来,江海区成功引进亿元以上外地产业项目共59个,计划总投资额453.88亿元,其中成功引进亿元以上深圳项目26个,计划投资额265.8亿元,占比达58.6%,有效壮大江海区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集群。

近年来,江海区强化深江产业对接,健全“大招商”工作格局,深江合作推进“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模式,优质项目加速集聚。其中,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模式落户江海区的芯联电项目,是目前行业中IC框架领域的细分龙头,为江海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总部位于深圳的糖果企业——金多多提前布局“大桥经济”,选择落户江门唯一的国家高新区,江海区用105分钟为其办好所有手续,推动项目动工。从“深圳总部”到“江门基地”,政府对优质企业提供了拿地即动工的“高新速度”,企业也将优质科技资源注入江门热土。

优化营商环境 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对标最优最好,江海区全力打造效率高、服务好、企业获得感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江海,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江海。

在优化企业服务方面,江海区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增资扩产、招商引资等16项务实管用的江海特色扶持政策,建成全市首个惠企平台,推进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直达快享”;创新组建了企业服务专班,借助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推动企业诉求解决率达98%。去年,江海区新增市场主体近7000户、增长1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3家,总量达477家,增长6%;“四上”企业达810家、增长13.6%。

同时,江海区深化湾区融通,在全市首创建立“侨梦苑”税费服务中心、投资服务中心,打造华人华侨创新创业集聚区;持续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进政务服务跨境办理“双向互通”,制定港澳居民在江海创业、就医、置业等系列政策;高标准运营江门高新港,推动“湾区一港通”“组合港”等新通关模式落地,进出口整体通关效率保持全市前列。

“产城人”深度融合 提升城市吸引力

“大桥经济”的机遇,不只是资金的“红利”,人才流动将加速,如何让人才停下来、留下来,才能真正承接住“大桥经济”的效应。近年来,江海区坚持以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经营城市、建设园区,大力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布局一片区一工业邻里中心,打造了一批高品质商业、教育、医疗、文旅等项目,全方位满足企业员工生活发展需要,让企业愿意来、办得好,人才愿意留、过得好。

教育方面,江海区探索出诸多经验,打响了“学在江海”的金名片,近两年新增1万个学位,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为江海区企业“招工”“留人”等政策保障服务措施保驾护航,让外来务工人员扎根、融入江海。

商业方面,江海区近年来加快高端商业综合体的引进和建设步伐。2019年9月综合性商业体江海广场正式开业,填补了江海区高端商业综合体的空白。近年来,随着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江海区已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区,也成为市民置业的优选区域。江海区建成的“两馆一中心”、龙溪湖阅读中心、儿童公园,都市农业生态公园等,在珠西都市圈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已经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点。

采写:南都记者 严亮 通讯员 陈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