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约君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将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等10大类132种。

中暑是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的一种。近日广州高温多雨,天气闷热,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职业健康风险需引起关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用人单位应为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户外劳动者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暑降温设施和设备。相关劳动者也应该注意加强个人防护。

Tips:

高温作业

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如金属冶炼、金属铸造、纺织印染、玻璃制造等。

高温天气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如野外考察、露天装卸、建筑施工、环卫作业、巡线巡检等。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全市各类用人单位要加强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减少职业性中暑的发生。

1.积极改善作业条件。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保持良好通风或者配有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室内作业场所可设置隔热装置,室外场所可设置如简易屋顶等装置。

2.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组织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高温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高温作业岗位。

Tips:

高温职业禁忌证

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癫痫。

3.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自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劳动者自救互救能力。

4.合理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时间。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气温,合理调整作业时间。

5.保护特殊人群。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6.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暑饮料药品。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并督促和指导正确使用。尽量选用棉、麻的浅色、透气性好、宽松材质的工作服,加快热量消散。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Tips:

防暑降温饮料:糖盐水、盐茶水、含电解质清凉饮料、绿豆汤等。

防暑药品: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生理盐水等。

降温用品:冷水及冰块、化学冰袋、冷水毛巾等。

7.做好应急救援及演练。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劳动者预防措施知多D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少量多次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应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品。

2.关注气温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关注气温变化,了解高温天气注意事项及作业时间要求。当过于炎热时,可用湿毛巾擦拭皮肤,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避免大量出汗后直吹空调,应先擦干汗液或者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后,再进入空调房休息。

3.合理饮食,补充营养。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含水量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4.规律起居,保证充足休息。规律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有利于防范职业性中暑等健康风险的发生。睡眠时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

科学认识中暑及症状

中暑先兆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中暑

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以体温升高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劳动者一旦出现中暑先兆症状,要尽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水分,并密切观察。如果出现肌肉痉挛,还要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料,比如盐糖水或是含有钠、钾、镁等离子成分的饮料。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存在,要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易怒或者昏迷等症状时,要即刻就医或呼叫救护车。

这些职场健康知识也要关注

除了要认识法定的职业性危害外,一些工作相关疾病虽不属于法定职业病,但同样也要引起职业人群关注。

对于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或长期前倾坐姿的“久坐族”,应注意通过伸展活动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避免颈椎病、肩周炎和腰背痛的发生。在伏案工作时,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上身挺直;调整椅子的高低,使双脚刚好合适地平踩在地面上。假如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电脑的仰角应与自己的视线相对,不宜过分低头或抬头;建议每隔1~2小时休息一段时间,向远处眺望,活动腰部和颈部,做眼保健操和工间操。

而教师、交通警察、护士等以站姿作业为主的职业人群,建议在站立时两腿重心交替使用,防止静脉曲张,建议通过适当走动等方式保持腰部、膝盖放松,促进血液循环;长时间用嗓的,注意补充水分,常备润喉片,预防咽喉炎。

对于驾驶员这类需要长时间固定体位、且有全身振动作业的职业人群,建议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做到规律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正确的作业姿势,将座位调整至适当的位置,确保腰椎受力适度,并注意减少震动,避免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的发生;作业期间注意间歇性休息,减少憋尿,严禁疲劳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广州行动”三字经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劳动者,要健康。

职业病,依法防。

控危害,严防护。

卫权益,应参保。

解读

多数劳动者职业生涯超过其生命周期的二分之一,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不仅关系本人及其家庭的幸福,还影响着未来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为进一步提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健康广州行动”提出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提出倡导健康工作方式、树立职业健康意识、强化相关法律意识、加强劳动过程的防护等。

用人单位负有遵守职业卫生准则、预防职业病的主体责任,应为劳动者提供整洁卫生、绿色环保、舒适优美、良好氛围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各类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而劳动者们应积极参加职业健康培训,学习和掌握与职业健康相关的各项制度、标准,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掌握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对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粉尘、化学危害因素、放射性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注意各类危害的防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自觉、正确地佩戴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和一般的体检不同,针对不同的职业禁忌、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而制定有针对的项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体检行为。

专业指导/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卫生监督所

文字整理/伍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