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伏牛山北麓的石桥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西部一座方圆不足五里的小村庄,百十户人家东一圪塔西一块儿,散落在一架狭长的山梁上,几十年来,这里的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静恬淡的生活。1999年10月31日,一起令人震惊的白骨案却打破了小村的宁静。

这天下午,村民张广青和其他村民一样,忙活完地里的农活,便匆匆来到村东大路边,准备拾掇一下红薯窖,以便过冬储藏红薯用。这孔红薯窖已经两年没有用了,杂草和枯叶在窖底铺了厚厚的一层,而红薯这东西,尽管是粗粮,贮藏却需十分的精细和小心,些许的不慎都可能使农民们一季的辛劳化为乌有。张广青清理得很仔细。

下午4点多,当张广青清理到窖底南侧的小窖时,却忽然停止了忙碌——一堆白花花的东西横在窖内,伴之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恶臭,难道谁家猫仔鸡雏死在了洞里?但也不能这么大呀,那会是啥呢?张广青划了一根火柴,想看个究竟,但眼前的一切却唬得他魂飞魄散——一架死人的骷髅歪七八扭的躺在窖底,在火柴梗跳动的火焰中,闪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白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好啦!有死人骨头啊!”张广青跌跌撞撞的从洞内爬出,大呼小叫地跑向村里。

当日下午5时许,河南省宜阳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董王庄派出所传来的警情。

一起突现的白骨,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是非曲直?局长高保中、政委刘建华对此异常重视,并责成局主抓刑侦副政委胡松欣,刑侦大队长王志刚迅速带领民警与先前赶至现场的董王庄派出所民警合兵一处,详查究竟。

案发现场位于石桥村东百米开外的一个破红薯窖内,红薯窖紧邻村东的一条小路,小路的尽头是一间突兀而出的看菜房,一块块规则不一的麦田环抱四周。

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工作同步展开。

这个深不过3米的土窖,窖内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小窖,北侧的小窖砖石半掩,上面苔痕斑斑,可见已很久不用,相比之下,南侧的窖则显得宽大许多,先前村民张广青发现的那具尸骨就头西脚东的横卧在南窖内,由于受窖内潮暖条件影响,尸体已全部腐化,尸体上残存的几件衣物已腐烂,但衣服穿着却也齐整。

民警们强忍着尸骨发出的恶臭,将窖内的尸骨和尸骨周围的土壤一筐筐的拉到窖外,经过仔细过滤后送交法医和技术人员做进一步的鉴定。

经检验论证,初步确定死者系女性,身高约156厘米,年龄在25岁左右,留短发,死亡时间在一年以上,尽管衣服已腐烂,经比对后极可辨出死者上穿机制白色绣花衬衣,下穿灰白色偏开口裤,脚穿棕黄色条绒布鞋,所系的尼龙腰带上挂有一个做衣服用的顶针,死者的骨骼经检验无钝、锐器砍、打形成的外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访群众的民警经过紧张的工作,很快将调查结果反馈回来。

调查得知,发现尸骨的红薯窖是村民张太杰家开挖的,因挖得不合规矩,放入窖内的红薯烂得厉害,1997年6月至今张家便不再食用。10月31日下午,村民张广青欲借用张太杰的红薯窖,征得其同意后,张广青方开始清理,而尸骨也就在那时被发现。均是四十开外的张广青和张太杰为人忠厚老实,安守本分,平素和乡邻相处得十分融洽,此外,侦查人员从走访中了解到,附近村庄近几年来并未听说有哪家女子失踪。

那么死者究竟是哪里人?又如何会死在废弃多年的红薯窖内?是村妇自寻短见,还是歹人心狠行凶?

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参战民警的面前。

夜幕笼罩下的石桥村显得安谧、静寂了许多,苍茫的天底下只有几颗寂寥的寒星还在不知疲倦地眨着眼睛。当晚11点多,刚刚结束现场勘查和外围调查的民警们又马不停蹄地集中在董王庄派出所会议室开起了案情分析会。

根据红薯窖地处偏僻不为外人所知及分析死者死亡姿势等因素,初步断定死者死于他杀,由于死者全身骨骼完好,无钝、锐器砍、打造成的外伤,其死亡原因倾向于窒息死亡。死者为青年女子,且案发时正值夏季,着装较单,其死于强奸杀人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抢劫杀人的可能。但经过民警们初步走访,石桥村及邻近村庄几年来均无女子失踪,那么这个横遭不测的女子究竟是谁?因一时无法弄清死者的身份,这一桩白骨奇案便显得纷乱复杂,难辨难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于案情重大,11月1日,宜阳县公安局在迅速向洛阳市公安局、宜阳县委、县政府通报案情的同时,迅速成立由局长高保中亲自挂帅的“10·31”白骨案专案组,并再次抽调精干警力挥师石桥,力争速破此案。

根据专案组的部署,参战民警兵分三路,除继续对现场及尸骨进行勘查和检验外,又以石桥村为中心,对与之相邻的赵堡、白杨等乡镇的10余个村庄进行拉网式调查,并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查找尸源。时值冬季农村水利建设会战,十里八村的乡亲大都在工地上穿梭奔忙。

白天,侦查人员来到工地,趁村民做工休息的间隙,利用广播、开群众动员会等形式通报案情,鼓励、动员群众反映线索;晚上,干警又挨门逐户到乡亲家登门座谈。

几天的工作,干警们先后走访群众9000余人,并收集到多条有关失踪女子的线索。

11月4日下午,赵堡乡油路口村的一村民反映:该村1998年曾失踪一个女子,但后经该父母辨认,死者的体貌特征及所穿衣物与失踪女子不符;

11月5日下午,民警们在赵堡乡走访时,得知该村曾丢失一名妇女,但经调查核实,这名女子年龄已近 40岁……

线索一条条被否定之后,案件陷入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尸源找不到,案件是否要就此放弃?”

11月4日上午召开的案情分析会上,局长高保中一句掷地有声的问话,让在场民警的脸色猛然一凛。高保中接着解释道:“从表面情况看,这起案件是一起无头案,假如我们从反向思维的角度考虑,任何案件的发生都和周围环境、人员有着必然的联系,这起无头案也不例外,只要我们能在调查走访中积极发现线索并最终发现犯罪分子作案的蛛丝蚂迹,那么无头案最终会变成有头案!”

高保中局长的话提醒了大家,30余名干警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案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负责案件侦破的副政委胡松欣对大家的意见进行了归纳:

其一、尽管我们在调查走访中没能查清尸源,但死者既然死在石桥村,那么她必定生前在此处出现过,同时结合其穿布鞋、带有顶针等特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应着重调查是否有年龄在25-40岁、与死者体貌特征相符的农村妇女在案发时到过石桥村;

其二、从现场的情况看,发现死者的红薯窖旁还有大大小小十多个窖,而犯罪分子之所以单挑张家的窖,原因之一就是罪犯对张家红薯窖废弃多年这个情况掌握得十分清楚,而熟悉这个情况的又只能是石桥村中人;

其三、能将一个年纪正轻的女子杀死并移尸红薯窖,这说明犯罪分子应为青壮年,也就是说,在确定疑犯对象时,应将重点放在石桥村中熟悉张家红薯窖情况,且案发后表现异常的青壮年男子身上,同时,对周边乡村年龄在16-45岁之间,曾受过打击处理的男子逐个进行调查,力争从中发现线索,带破此案。

参战民警兵分五路,分头开展工作。

经过民警们夜以继日地工作,16名嫌疑人员被确定下来,40多条有价值的线索也被筛选出来,但民警们对这些嫌疑人员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后,其作案可能又被一一排除,案件再次陷入侦破的泥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大家为案件的再次搁浅而焦虑不堪时,一条突然出现的线索使案件有了柳暗花明的转机。

11月5日上午,当胡松欣副政委同一位老农攀谈时,了解到去年夏天过后的一天下午,张胜武在自家承包的菜地附近收留过一个外地妇女,第二天妇女便不知去向,而妇女穿的正是一件白色长袖衬衣!

线索重要!11月5日上午,胡松欣副政委迅速命令专案组对张胜武进行秘密侦查。

现年31岁的张胜武是石桥村五组人,兄弟四个中排行老二,1990年从部队复员后,承包了村东6亩多的水地种起了蔬菜,并且签订了为期10年的承包合同。张胜武在菜地旁盖起了小屋,吃住都在那里,加之他腿脚勤快,种菜有方,三里五村的乡亲大都到此买菜,菜地的收益自然不差,几年来,张胜武靠种菜的收入娶妻成家,并盖起了水泥结构的三间房,如今又添了一双儿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就在1998年10月,张胜武突然放弃了一向收入不错的菜地,卷起铺盖到外地打工去了,而且干的是又苦又累的砖瓦工。

放着种菜的财不发,偏偏要到外遭罪,这令乡亲们大惑不解。

由于张胜武打工未归,专案组的民警们在掌握了张胜武家族的基本情况后,又出其不意地对张妻进行了讯问。张妻倒也爽快,几番问话后,便竹筒倒豆子般的讲了有关外地妇女的来龙去脉。

1998年夏季的一天傍晚,张胜武突然领回一个外地妇女,问其来历,张胜武说是在菜庵旁碰到的,领回家想给打光棍的哥哥当媳妇,当晚张妻和妇女一块住,半夜发现妇女又踢又叫,疑是有病,便让到菜园看菜的丈夫张胜武顺路将妇女赶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地干活的几名群众也证实了去年入伏前后张家曾来过一个外地女子,体貌特征与死者相符合。

为防止打草惊蛇,民警们在严密封锁消息的同时,又对张胜武原来种菜的庵子进行了勘验。张家的菜庵子不大,狭小黑暗的屋内由于风雨的剥蚀,显得破败不堪,而距此百米开外,便是发现尸骨的红薯窖,红薯窖旁小路则是张胜武每天进出菜地的唯一出路。

张胜武家居本村,且长期在案发现场附近的田地种菜,其每天进出菜地又必定要从案发现场经过,那么,张太杰家红薯窖废弃这一情况,张胜武自是十分熟悉,更重要的是张胜武在1998年入伏前后领回的妇女与死者的体貌特征相符,第二天妇女便神秘失踪,而张胜武恰恰又在不久后的10月份,突然放弃收入不菲的菜地外出打工。

这一切难道仅只是巧合?这背后一定隐藏有更大的隐情!

立即抓捕张胜武!听完干警的汇报,局长高保中、政委刘建华果断签署拘捕令。

11月11日夜,专案组民警在副政委胡松欣的带领下星夜赶至张胜武在偃师市高龙镇火神凹电厂打工的工地,将刚收工回来的张胜武抓获,并于当夜押回宜阳公安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审讯连夜进行。

尽管民警们事先制定了详细的突审计划,但狡猾的张胜武以为事隔已久,心存侥幸,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与审讯人员对抗。有道是做贼心虚,干警们对张胜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攻心教育之后,张胜武并不巩固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当审讯人员追问去年入伏前后张胜武领回的那个妇女的去向时,张胜武捺不住性子说了句“让我看这妇女已不在人世了”,审讯人员抓住这个破绽步步紧逼,终使张胜武交待了强奸杀人匿尸的犯罪事实。

1998年7月的一天下午,张胜武在自家承包的菜地旁发现一个清秀苗条、精神恍惚的妇女,几番追问,见妇女只是傻笑,便萌生了将妇女领回家给至今仍打光棍的大哥当媳妇的念头。

当夜,张胜武让妇女与妻子同住,因妇女又踢又叫,张妻惧怕,张胜武重又将妇女引至街上,而后回到菜地庵中看菜,岂料妇女尾随而至,张胜武见状心生歹念,将妇女推在草铺上强奸,因害怕事情败露,影响自家的日子,几番思量后,张胜武将该女按在门边活活掐死后,扔入菜地旁张太杰家废弃的红薯窖内,并跳入窖中将尸体移至窖内南侧的一个小窖,以防止被乡亲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心怀鬼胎的张胜武此番在庵中看菜,夜半总被恶梦惊醒,恐惧中索性荒了菜地到外地打工,自以为过了一年,尸体已化为白骨便平安无事的他却最终也未能逃出恢恢法网。

11月19日,张胜武被依法逮捕。

“10·31”特大杀人匿尸案在历经12个昼夜的艰苦鏖战后最终宣告胜利破获,喜讯传出,人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玩火者”张胜武最终也受到法律的严惩。

由最初的“让妇女给自己的哥哥当媳妇”到为害怕罪恶败露而杀人匿尸,张胜武用近乎可笑的愚昧和残暴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法盲演绎的丑恶悲剧,同时也使自己原来幸福的家庭顷刻间陷人支离破碎的境地;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重的。或许随着时空的流转,我们会淡忘了这起案件,会淡忘了文中或美或丑的人物,但那血淋淋的教训和代价却不能被我们所淡忘。但愿人们能从案件中引以为戒,更好地善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