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

还记得此前发布的这条征文吗?

向全国人民推荐一本书的机会,给你啦!

来自闵行的作品获奖啦!

日前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我正在读的一本书”主题征文

优秀作品评选揭晓

闵行选送稿件

《那一泓清澈的湖水》

荣获全国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获奖名单

本期征文自2023年8月—12月

共收到了来自闵行小伙伴的热情投稿71篇

其中34篇优秀作品

刊登于“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

并选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现在

让我们再来欣赏获奖作品吧~

那一泓清澈的湖水

莘庄镇莘纪苑居委会 刘敬

《瓦尔登湖》,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不如把它看作一本影集,因为读到一段话就是一个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情感“旅程”呀,更不失为一种幸福。

作者每天被大自然包围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与木屋飞鸟、湖水森林、草地虫蛙、风雨雷雾共生,感受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在纷纷扰扰人世间的我们,极少能像梭罗那样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没有底气,也没有勇气,但至少我们可以试着像他一样思考,秉持内心的澄澈,清白地活着。

在他眼里,自然是需要人类“瞻仰”的,他对大自然中的它们有一种格外的热情,并用最纯净的文字去描绘他们、与他们对话,字里行间中散发着真挚情感,述说着生活中质朴的哲理。我忍不住去想,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需要有多么的宁静,才会将这大自然中的一切写得纯净、安宁、充满趣味。大概没有谁,比他更能领会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精神馈赠了。当然,让我敬佩的,还有梭罗对自然的广泛认识,他能熟练辨识出每一种植物、鱼类、鸟兽,足以说明他读书万卷并且记忆超群。

《瓦尔登湖》是我阅读完之后,即刻又用听书软件听了一遍的书。我上班之途是可以顺着团结河一路南下的,全程沿河道而行,花费约小半个时辰,最后穿过莘庄公园。可谓是有水有桥,有花有草。那听书软件里播放的《瓦尔登湖》可谓是“锦上添花”般的存在。我喜欢跟随作者在大自然生活的那种光景,更享受作者的字里行间里带给我的那份宁静。

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和思考,我与作者相差甚远,其中差距可以用孙悟空翻出的无数个筋斗来形容。但是在作者的影响下,我似乎也能感受到许多所谓大自然带给我的信息。

比如,在晴朗的日子里,我能感觉到那暖融融的太阳在一直对着我笑。在阴雨天气里,除了雨点的拍打声外,四周都是安静的,谁也不说话,大家好像都在睡懒觉。树枝偶尔会温柔地翻动几下,在雨水的滋润下,她们越发显得青春靓丽了。那淘气活泼的风姑娘,有时会轻轻吹拂我的脸颊,有时还想使劲地把我卷起来似的,估计她是想带我去云朵家做客吧。

围墙边那至今仍倔强开放的不知名的花儿,它的模样让我一度想起那幅名画——《蒙娜丽莎》。小河水更不用说了,那河面,时而安静小憩,时而微微皱眉,时而欢快歌唱。即使我的目光追逐她们很远很远,可我就是猜不出她的心事来。河边那一簇簇的水草,在工人专设的围栏里安逸地生长着,因为他们的“生活”都有人定期来管理。

我比较羡慕的,要数停留在河岸边身材姣好的水鸟了。你瞧,全身洁白的羽毛,一尘不染的;纤细的腰身,还有那大长腿,活脱脱的一位白马王子,我都有点被他的美迷住了。每当发现水鸟的身影,我都会趴在栏杆上观赏他们好一会儿。有的水鸟会骄傲地飞走,还不忘给我展示其美丽的飞行弧度;有的则特有礼貌地和我说会儿话,我们会谈论谈论天气,也会回忆一下彼此在故乡时的童年趣事;有时我们也会彼此深情、真诚地对望着,他不说话,我也沉默,彼此以心来相印。

回归自然,做一个自然中的人。一个自然的人,方能感悟自然的奇妙,领略自然的真谛。细微美好的东西,是需要用心才能看清的。身处在纷扰世界里的我,虽不能像作者一样观察细致、思考深刻,但因为这本书,现实世界的种种焦虑不安在慢慢消融,平静的内心泛起微微欢喜的涟漪,似乎让我隐约看到了生活中的清澈。

当然,梭罗也让我们反思当前的生活方式。我们大多数人终日奔忙于手头上的各类事,一边火急火燎地随大流行动,一边寻求关注、刷刷存在感,生怕自己被人群孤立了。有时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甚至于阴郁的天气、路口等待的红灯,都会让人绷紧脆弱的神经,变得焦躁和不安。生活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苦于挣脱又缺乏具体行动。

大自然的沉默胜于一切语言。文中描写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能抚平我们内心的焦虑,带来生命内在的觉醒,让我们珍爱这世间的一切,尊重任何的生命,包括我们身边的一片树叶或是一棵草。作者也想用自己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热爱生活、清醒地活着,不能因为一个坚果外壳或者蚊子翅膀落在道路上而脱轨。如此一来,我们会恍然发觉,之前自己的人生过得那么忙碌与无知,但其实人生也可以这么简单又芳香。

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让我们再次

祝贺获奖者刘敬!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