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县政府直属部门2023年国内公务接待超过300批次,平均每个工作日需接待1次以上”,日前,央视网记者在部分区县采访时,不少基层干部向记者倒起公务接待的“苦水”,倾吐接待不周的焦虑、接待费用的尴尬、接待标准的无奈以及接待次数的茫然。

报道似乎呈现的只是一地的现象级问题,个案的针对性或有不足,但从舆论反馈看,相关情况似乎有一定的普遍性。外界感叹,怎么会有那么多公务需要接待?一个县区、一个乡镇,作为相对基层的国家治理单元,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来自上级各部门、看起来师出有名的各种检查、调研、考察和督察,来时一堆人,吃时人一堆,到底能不能发现真问题暂且不说,却结结实实暴露出公务接待这种久治不愈的制度性顽疾。

从社会治理到行政监督,再到区域、部门的交流学习,跨区域公务行为有其必要性,但并不一定会产生接待问题。相当一部分公务完全可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接待可能就只是某种可有可无的配套待遇。十八大以来,中央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不予接待;2013年10月出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更是从用餐陪同人数、用餐次数等多方面提出非常细致、明确要求,为公务接待画出红线。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而普遍人均几十元的餐标又似乎被公务接待双方都认为“很难安排出一桌像样的接待餐”。公务接待强求“成桌”、上档次,此类铺张惯性必须得想办法遏制住。

倒逼公务接待合规,首先就需要自上而下一同摒弃那种“盒饭拿不出手”“必须摆一桌”的陈腐思维,让厉行节约真的贯穿公务行为始终。据西部某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公务接待数据,2023年公务接待总量270余次,公务接待总费用82万余元。从公务活动的内容来看,迎接上级检查、调研两类活动的数量排名前列。可也就在202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还曾出台专门性指导意见,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要求两个以上部门对同一监管对象实施不同行政检查,且“可以同时开展的”,要求原则上应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

自此之后,“综合查一次”制度实践在各地陆续铺开,不过这种操作所辐射时间段、综合度依然存有腾挪空间。每个月随便几个单位就联合来一回的检查,客观上可能并不足以从总量上降低频繁检查给接待部门造成的压力。

公务接待有人力重担,更有经济压力。地方公务接待作为“三公”经费的一部分,接受人大预算监督本身是题中之义,而人大监督的刚性运作,对接待经费的严格审查、把关乃至否决,也可能形成对降低公务接待水准的某种制度倒逼。

不仅如此,依托中央“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不予接待”的刚性要求,对于公务接待过程中生成的公共审批、报备信息,也不妨考虑以信息公开的方式,督促接待方、被接待主体双向主动公开,诚恳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一些检查、督察类公务活动,本身就有以公告方式征集线索的措施,增加信息公开容量,同步将公务活动的住宿餐饮标准公之于众,来接受公众监督,也与基层年度向人大报账信息形成呼应,用彻底的信息公开谋求公务接待乃至公务活动的透明可视,以公开为基层减负,也以透明为公务活动正名。

公务接待一条绳,攸关人大预算监督、执法监管模式迭代以及政务信息公开等现代权力全链条运行逻辑,值得系统筹谋、协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