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的恐怖,远超我们的想象,1999年的日本,一场核燃料加工事故让35岁的大内久成为了核辐射的受害者。

他经历了83天的痛苦煎熬亲眼目睹自己的身体逐渐融化,这种痛苦,据说比中国古代最残酷的刑罚——凌迟还要痛苦百倍。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一个人遭受如此巨大的折磨?核辐射对人体到底有多大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1-04-28,《遭核辐射后83天,他成了“世界上死得最惨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辐射的本质与危害

核辐射说白了就是原子核反应时释放出来的高能粒子和电磁波,其实就是一群看不见摸不着的小东西。

这些小东西厉害了,它们能穿透我们的身体,就像很多小刀在体内乱窜。最要命的是,它会直接攻击我们的DN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NA就像人体内维持正常运转的一张"说明书",这下可好说明书被篡改了,细胞就不知道该怎么正常工作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的电器说明书被人乱改,结果冰箱开始播放音乐,电视机开始制冷,那场面得多混乱。我们的身体细胞就是这样,彻底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可不是开玩笑的,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

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哪个都不能幸免。就像一场全面战争,核辐射对我们的身体发起了全方位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可怕的是,核辐射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这就好比电脑中了病毒,连系统修复功能都被摧毁了,只能等着彻底崩溃。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离核电站远远的不就行了?可惜现实没那么简单,核辐射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我们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中新网-羊城晚报,2011-03-16,《盘点历史上的核泄漏事件:日本东海村核临界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3天的生命倒计时

1999年9月,日本茨城县东海村迎来了一个看似平常的秋日清晨。然而就在这个普通的工作日,一场足以改变数十人生命的核事故悄然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海村核燃料加工厂内,有三名工人也许是为了节省时间,也许是出于对流程的轻视,这三名工人做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放弃了使用泵将铀的硝酸盐溶液缓慢注入沉淀槽的标准程序,而是选择了一种看似更快捷的方法——直接将高浓度的铀溶液倒入沉淀槽。

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变,却引发了一连串灾难性的后果。随着铀溶液被倾倒入沉淀槽,槽内的铀原子密度迅速增加,很快就突破了安全阈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识到情况危急,三人立即扔下手中的工具,拼命向外逃跑。然而他们的反应已经太晚了。在那短短的几秒钟里,核辐射已经无情地穿透了他们的身体,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伤害。

其中的一名受到核辐射的一名工人名叫大内久,大内久受到的辐射剂量可不是开玩笑的。从那一刻起,大内久的生命就开始了倒计时。他被紧急送进医院,开始了长达83天的痛苦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大内久体内残留的辐射,医院立即将他安置在一个特制的无菌舱内。这个密闭空间成为了他与外界唯一的屏障,也成为了他最后的生存领地。

大内久在医院的日子,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人间地狱。最可怕的是,他的皮肤变得极其脆弱,稍微一碰就会破裂。随着时间推移,他的皮肤开始如蛇蜕般剥落,露出下面鲜红的肉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不让他感染,医生需要把脱落的皮肤重新贴回去,纱布揭开皮肤脱落,贴回去再盖上新的纱布,这场景光是想象就让人头皮发麻。凌迟好歹是一刀一刀来,他这可是全身上下、里里外外都在遭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皮肤问题变得无法控制时,医生们又尝试了植皮手术。然而太久内的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身体系统违法维持新细胞的产生,这项手术也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内久的情况越来越糟,他的器官开始无法正常运转,身体各个系统都在崩溃。医生们尽了最大努力想要救他,甚至尝试了骨髓移植。但可惜的是,这种高剂量辐射造成的伤害,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能够挽救的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大内久的身体已经面目全非。他的眼睛不断流出血水,脸部的皮肤几乎完全脱落。每次快死的时候,医生都会把把他救回来,想尽办法,让他的心脏再次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3天后,大内久终于结束了痛苦,但是这83天的煎熬,对大内久来说比死亡更为可怕。他的身体在辐射的作用下逐渐溶解,变成了一具活生生的"人形有机物"。

即使大内久想要结束这种痛苦,他也做不过,因为他说不出来话,比大内久更惨的是另一位工友,硬是坚持了200多天才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为什么不让他们早点结束这种痛苦,有人说是日本为了得到宝贵的数据,才一次次尽力挽救,让他们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青浦疾控,2023-08-24,《【科普面对面】“硬核科普”——关于核辐射,你应该知道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事故的深远影响

切尔诺贝利这可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泄漏事故,影响之深远,直到今天还在被研究。当时很多人都去救险,当后天第一批参与的人数达到了600多名,其中100多名即使穿了防护服,事后也被检查出来了急性放射病不少人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就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瓦西里就是患病的一员,当时虽然有防护措施,但是因为事发突然和紧急,措施做到并不到位,被检查出来,住进医院之后,瓦西里感觉自己生不如死。

每天他都觉得自己离死亡更近了,人看来也日益憔悴,身上都是伤口,根本无法愈合,同样的瓦西里的皮肤也开始脱落,幸好最后做了手术,才保住了他的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核事故的影响可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它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很多人因为担心辐射,不敢回家,不敢吃当地的食物,甚至不敢生孩子。这种恐惧感,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糟糕的是,核事故的受害者可能会面临社会歧视。有些人会把他们当成"不祥之人",害怕靠近他们。这种歧视,无疑会加重受害者的心理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核事故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对核能的态度,福岛事故后,很多国家都重新考虑了自己的核能政策,德国甚至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2023-12-08 《英勇高大的小人物,历史写作中的切尔诺贝利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能确实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造福人类,用不好就是灾难性的后果。但是不能因为害怕就完全放弃核能,关键是要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标准,做好应急预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