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荣毅仁奉命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从而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10月,中信公司在召开董事会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提问:“中信哪一位是负责公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国内对“公关”这个词还非常陌生,但这个问题没有难倒荣毅仁,他指着主持会议的经叔平说:“经叔平就是我们的公关。”第二天,香港《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公关——经叔平》的文章,也是在这之后,经叔平被称为“中国第一公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经叔平出生于1918年,祖籍浙江上虞,出生于上海,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34年,16岁的经叔平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毕业后成为上海新中实业厂副经理。在这之后,经叔平步入商界,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陆续担任了上海华明烟厂副经理、经理,上海华成烟厂经理等职务,并在上海的商界站稳了脚跟。

1949年,上海解放之后,经叔平认真听取了我党对民族工商业的各种方针政策后决定留在上海,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他也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信心。在这之后,他出任了上海工商联副秘书长、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等职务,主要分管税收募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叔平的能力有目共睹,他在上海工商联推广的建账工作被全国工商联推广。另外,有一年,中央派给上海的公债数字很大,超出了上海工商界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经叔平被派到北京反映情况,他的经济思辨也给相关负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因为能力出众,1957年,经叔平被调到北京工作,担任了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等职务,从1957年到1979年这二十多年时间里,经叔平一直致力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荣毅仁奉命创办中信公司,他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经叔平。经叔平也欣然从命,担任了中信公司董事及房地产部总经理,同时也负责中信公司的公关工作。经叔平的公关能力非常强,举例来说,1989年,在经叔平的牵头下,二十一位来自世界十一个国家的企业巨头参加了“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帮助上海在经济建设方面出谋划策。经叔平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活跃在国际社会上,不断为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不懈奋斗。

1993年,经叔平当选为第七届全国工商联主席,任职期间,他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推动了全国工商联各项事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8年,80岁的经叔平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一名副国级干部,他也继续活跃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为国家的各项建设献言献策,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晚年的经叔平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09年因病去世,享年91岁。

值得一提的是,经叔平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他的儿子名叫经天亮,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担任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