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许多日常行为到底是我们本身就想这样,还是作为一个生命在进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比如简单的生活吃饭,到嗅觉气味的有臭有香,再到复杂的审美,以及各种性心理等人类日常行为,都可以从进化生物学角度来解释。

难道人类就从来没有“我”自己吗?如何从生物学的视角看待人类行为的多元性?

01,人类从来没有“我”自己吗?

给你个定心丸:基因和进化没那么强大,你只是被话术忽悠了,受xx【影响】和受xx【决定】是两码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南海某国的一个人,在和我们对抗的时候被弄掉了手指头,这东西,就不是他基因能决定的。

他的基因做梦也没想过自己哪天丢了手指,进化也没想过要给他搞个丢手指。怎么样,很经典的案例吧,是不是有点耍流氓?但是,我要说,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啊。

再比如,你所说的饮食,我理解的可能是这样:你觉得你自己喜欢吃什么、爱吃什么这是基因决定的,进化导致的,毕竟味觉受体这东西的确如此。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实现过你喜欢吃啥就吃啥的自由吗?就比如从婴幼儿时期,你的饮食其实是你父母决定的,这不是进化的力量吧?甚至,你还会发现,你想吃什么,随着时间会变,而其中的影响因素可不少,这些会是后天塑造的。

02,味觉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塑造的?

味觉会被锻炼,甚至出现你以前抗拒的“用进废退”,这其实背后是新的发现(当然,也没那么新啦),就是“表观遗传”。

这东西学术的说叫做“没有改变序列的但是遗传信息改变了”,比较绕,通俗的说:后天遗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像拉马克的理论。比如,你本来是个瘦子基因,但是你吃胖了(后天力量就是这么强大)。按理说,你的后代也应该是瘦子,毕竟那是基因嘛,但是不好意思,因为你吃胖了,你这个肥胖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基因,然后它遗传到下一代,于是,下一代直接扭转了你祖祖辈辈的瘦子基因,变成胖子了。

看到没,这就是后天的力量。

03,那么,肠道微生物呢?

我们肠道里有大量的微生物,多大呢?数量比我们人体的细胞还多,种类也是比人体细胞还多。这东西,就是后天来的,比如你吃饭、呼吸、或者接触其他东西然后进入到你体内。

这东西,很容易受到各种影响。比如,不同地区的人,肠道菌群差异大,所以,你换个地区,说不定肠道菌群就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总不能说这也是基因和进化决定的吧?

04,后天影响同样巨大

看到没,其实后天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可不是基因进化决定的。甚至于,一些特殊行为,比如同性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性恋是一定程度和基因有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这东西真的是基因决定的,它咋不灭绝呢?

其实因为很多同性恋是受基因影响,更受到后天影响。

2010年Långströme等在《性行为文献》上发表研究文章系统的研究了性向问题。他们以瑞典人为研究样本,调查当时全部在20岁到47岁的双生子,问他们的性向,然后分析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的差别,结论是:对于男性而言,对性向的影响34%到39%来自遗传贡献,未见共有的环境贡献,61%到66%为个体特异的环境贡献;对于女性,性向的影响18%到19%来自遗传,16%到17%来自共有的环境,64%到66%来自个体特异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部分同性恋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遗传因素只占了一小部分(女性18-19%,男性34-35%)本质上,并非所有的同性恋都是跟遗传有关。

也就是说,同性恋的塑造跟环境有巨大关系。而这片文章是调查数据,也就意味着, 人群中有65%-82%以上的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跟环境有关。

所以,不要多想,你是有自由意志的。多读书,读的越多,你被某本书单一影响的可能性越小,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很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