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叶文波

擅自改装原厂配件、更换大容量电池、拆除限速器……一些车主为了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快的行驶速度,选择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殊不知在身边埋下了一颗“移动的不定时炸弹”。

6月27日,由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联合主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九号公司协办的武汉市“电动自行车安全科普行”公益活动,在光谷智苑社区启动,现场向大众普及电动车相关安全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电动自行车安全科普行”系列公益活动启动

当日下午,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负责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相关负责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党委书记、电动自行车企业代表九号公司相关负责人等一同上台,宣布武汉“电动自行车安全科普行”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我们社区里停放的电动车还是很多的,电动车是居民们最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之一,也是社区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社区一直严格排查和清理电动车飞线充电等问题,消除影响消防安全的隐患因素,确保居民生活安全。”智苑社区党委书记胡云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公益活动,让居民们了解到更多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筑牢安全屏障。

据统计,截至2023年,电动自行车整体社会保有量已达4亿辆。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拥有电动自行车。随着电动自行车销量的逐年提高,由其引发的火灾事故也逐年攀升,给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

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较2022年上升17.4%;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这些火灾事故的发生大多和电池有关,其中,违规改装电池是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的主要原因。

为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今年5月以来,武汉消防联合应急、市场监督、房管、公安、住建、经信等多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集中夜查行动,严格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突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防监督员向大众科普电动车安全的相关知识

“电池故障、电路短路、过度充电、事故损伤都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但大多可以通过加强电池保养、电路维护和控制充电时长等措施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在讲座中,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监督员介绍,如遇电动自行车突然起火,市民们也不要惊慌,科学的处置方法很重要。首先,要第一时间切断电源,防止火势因电流而蔓延,同时确保现场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如果火势较小,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但切记不要用水灭火,有造成电池短路发生爆炸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号公司电池安全专家魏开林现场讲解

“我买的二手电动车,也不知道这个电池是否经过了非法改装,该如何辨别呢?”现场,有居民提出疑问。九号公司电池安全专家魏开林介绍了如何区分伪劣电池:“违规改装的电池,不仅结构稳定性差,且缺少绝缘阻燃材料,易发生短路,极易在使用中引发起火,相当于在身边埋下了一颗‘移动的不定时炸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号公司为智苑社区居民做电动车风险排查和免费保养

活动现场,九号公司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电动自行车风险排查,并向社区捐赠一辆九号电动自行车,用于社区服务居民的工作用车。多位市民将电动自行车推来进行检测,其中一位爹爹私自加装了一个前灯,还有一位爹爹从座位下拿出了老旧的充电插线板,电池安全专家指出这些都是安全隐患,并现场给出了意见。

据悉,此次武汉“电动自行车安全科普行”公益活动将从6月持续至9月,分别走进武汉的社区、企业、高校等,为广大市民科普电动自行车安全用车知识,免费进行电动自行车风险排查,共同倡议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不进楼、不入户、不改装,养成规范充电、电动车电池不上楼、及时更换超龄电池等良好使用习惯。

消费者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建议:

1.购买正规合格的电动自行车。购买时,可以查看主要部件(如电池、充电器等)和产品合格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不改装电池、不违规使用。改装电池,安全隐患多,电池生产需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外面的改装电池尽管可以短期提高续航,但缺乏国标资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掉电也很快;

3.在符合规定的场所使用电动两轮车,在规定区域对电动车充电。电动车以及电池不得“进楼入户”停放或充电,不飞线充电,合理规划充电时间,不过载充电;

4.要定期检查电池及线路系统,避免线路老化。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