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读:少年们对小岛的建设提案充满信心,嵛山岛的文旅经济势头正如潮水般慢慢涌来。

文|三木

作为一档全民共建海岛实践节目,《岛屿少年》邀请13位背景、技能各异的年轻人,用13000元作为全部生活费和项目启动资金,发挥各自所长,帮助嵛山岛实现文旅破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文旅中国》刊发产业文章“描摹真实生活 传递人文关怀 《岛屿少年》探索文旅赋能海岛振兴”,称在综艺节目《岛屿少年》中,13位背景各异的少年前往地处福建闽东一隅的嵛山岛,主动感知与融入真实岛屿生活,因地制宜推动当地文旅升级,与岛民共建更美好的嵛山岛,赋能海岛经济发展。不仅如此,节目以温情呈现岛屿风貌,用不同岛民的故事共同勾勒出完整、复杂的岛屿现状,不仅让聆听故事的少年们倍感触动,也彰显出节目饱含共情的人文关怀。

全方位探索文旅发展可能

地处闽东的嵛山岛作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特色海岛,其发展的破局之刃便在于以文旅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正是《岛屿少年》的目标:通过发展文旅,一方面可以为岛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岛民返乡共建岛屿;另一方面也助推嵛山岛收获更多关注,扩大其作为旅游地的影响力,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中,少年们通过考察岛屿环境、向游客征求建议、与岛民深度交流等方式,完善对岛屿文旅发展的设想,从增设旅游地标建筑、因地制宜拓展大黄鱼产业、创办岛屿人文艺术展、打造宠物友好型旅游地等方面提出议案。如马琪芮、罗圭甫为地标建筑设计出多个方案,更邀请北建院专家提出指导意见;陈涛、董力为大黄鱼产业升级汇报提案,前者通过岛屿少年IP参与大黄鱼养殖与宣传,带动嵛山岛大黄鱼销量,后者则希望在1-2个月内让黄鱼面馆正式开业,通过餐饮的方式将大黄鱼的招牌传播出岛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层次发掘岛屿共建途径

“共建”是贯穿《岛屿少年》始终的核心。当少年们绞尽脑汁、竭尽所能地为岛屿的文旅发展出谋划策、身体力行时,当地政府与岛民同样不遗余力地为少年提供建议和支持。村民大会上,嵛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昊认真聆听每个提案,结合岛屿真实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陈涛身为渔排主理人为养殖计划尽心尽力,向当地养殖户学习黄鱼养殖的秘籍,村民也将黄鱼品种、价格、养殖规模、存活率和预期收入等一手资料倾囊相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岛屿少年》还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邀请“云岛民们”参与建设岛屿,进一步凸显全民共建岛屿的含义的同时,集思广益,不仅让观众也加入到这场“嵛山岛开发计划”之中,更进一步打响嵛山岛的名气,让更多人看到嵛山岛的美丽风光,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立体化形塑文旅产业链条

随着节目的播出,有条不紊推进的提案、真实具体的行动和与日俱增的讨论,无一不展现出《岛屿少年》如今在全民的关注之下,正让这座古老的岛屿焕发出年轻的生机。而通过“文旅+综艺”的双向赋能,《岛屿少年》更希望通过少年们的努力,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本土年轻人回流,助力家乡发展,由此实现从“吸引引导——沉浸体验——人才回流——激发更多新活力”的文旅产业发展闭环。

而“去做具体的事”,不仅是节目里岛屿少年的行动口号,也是节目外主创团队的创作初心。节目组希望以青春智慧赋能海岛经济,让少年们在躬行实践中,着力打造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海岛,并带动更多人参与共建,壮大岛屿建设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价值初心到表现形式、从内容架构到实践探索,整档节目都展现出强烈的“实感”,少年们在实实在在的做事,节目也在实实在在记录呈现,这也恰恰反映了优酷一如既往地对综艺节目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的探索。《岛屿少年》的“海岛开发计划”还在火热进行中,嵛山岛也再次绽放出了斑斓色彩,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之地,小岛后花园已经初见雏形,少年们对小岛的建设提案也充满信心,嵛山岛的文旅经济势头正如潮水般慢慢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