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全国发生多起

留学生遭遇“虚拟绑架类”诈骗案件

实则是假绑架真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事件发生

女儿刚到异国求学一周

犯罪分子通过女儿微信来电

并发布女儿求救视频

“你女儿被绑架了,想要她平安无事,

就支付500万元赎金。”

“爸爸妈妈,我现在有点害怕,

我被人带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父母应对

验证女儿在绑匪手里

“还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案发报警

一名留学生

境外竟被“绑架”!

父母遭“绑匪”索要500万元赎金

还收到了“肉票”被控制伤害的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虚拟绑架类 ”诈骗是一种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是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升级版。此类诈骗利用留学生和家长远隔万里、沟通不畅的现实情况,精心设计的一个双向连环骗局

典型的

针对留学生和其父母的

“双向连环骗局”

受不同国家司法体系差异

及国际关系因素影响,

当前针对这类

电信网络诈骗的执法打击

存在不小难度.....

因此,防范为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法一

利用留学生涉世未深且独自在外的特点,运用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骗钱”+“骗拍被伤害视频”+“骗与外界断联”。

受骗年龄:受害留学生年龄段主要集中于“00后”平均年龄22岁最小年龄17岁

受骗时间:“出境到首次被骗”间隔时间最短只有1天50%以上被骗者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内

诈骗套路:针对留学生的诈骗案件超过80%“假冒公检法”的套路。

“恐吓式”深度洗脑: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利用涉世未深的留学生独自在海外、不想惹事又害怕出事的心态对其哄骗、威胁,实施精神和行为控制,使其丧失理性思考能力,听从指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法二

切断留学生和正常世界的联系,通过精心设计“虚拟绑架”骗局,利用信息差和时间差,骗取家属巨额资金。

虚拟绑架:犯罪嫌疑人通过制造“困局”,再以“帮助其脱困”为由骗取留学生主动与正常世界断联,实施假绑架、真诈骗。

AI技术诈骗:诈骗分子通过语音合成一名在英国的留学生声音,企图骗取其家长100万元“赎金。——真实案例

留学生们眼中要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牢记“三不会”

中国公检法机关和驻外使领馆

不会

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办案;

不会

要求向任何账户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不会

要求当事人关闭通讯工具、

外出避难或拍摄被侵害影像。

切勿被谎言吓住、骗住!

留学生们心中要有:

妥善保管好个人重要资料与信息

1.在日常生活中妥善提交、保管好护照、身份证、电话号码、银行账号等重要资料与信息;

2.如发现信息外泄,请及时更改密码、调整账户,并提醒亲友谨防被骗。例如日常生活:电商购物、购买机票、换汇等。

疑似遭受或遭受不法侵害

请沉着冷静、核实求助

1.第一时间挂断诈骗分子电话、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所在学校或当地警方核实求助并及时告知家长相关情况。

2.家长如收到可疑绑架勒索电话,应当立即向警方求助,并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取得联系,切勿轻信他人、转账汇款。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的24小时热线号码:12308

吴中意识防提醒您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无论是绑架还是诈骗都应当立即报警,切勿轻信他人、转账汇款。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建立应急联系渠道,比如留学弟的房东、老师、孩子身边的朋友等。如果收到孩子异常的资金需求,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如果真的收到孩子被绑架的视频或信息,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吴中意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