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 “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维也纳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除维也纳外,还有172座城市参与该榜单评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最新年度全球宜居指数的结果,维也纳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该指数对173座城市的宜居性进行排名,包括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与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等五个关键类别。在今年的调查中,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的进步,平均得分有所上升,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被几个一线城市得分的下降所抵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欧地区继续在世界最宜居城市榜单中保持领跑地位,哥本哈根、苏黎世和日内瓦再次跻身前十名。在今年的排名中,30个西欧城市的平均得分为92分(满分100分),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该地区的得分下降幅度最大,原因是稳定性类别的下降,这也是全球所有五个指数类别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维也纳获得第一绝非易事。排名第二的哥本哈根,实力不容小觑。在全球城市比较中,哥本哈根在稳定性、医疗保健系统、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满分,是其获得亚军排名的决定性因素。在173个城市的排名中,哥本哈根超过了苏黎世和墨尔本位居第二。另一个进入前五名的欧洲城市是日内瓦,排名第五。前十名依次还有卡尔加里、悉尼、温哥华、大阪和奥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维也纳市长米夏埃尔·路德维希博士(Dr. Michael Ludwig)在谈到维也纳再次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时表示,这是所有维也纳市民的荣誉。这一结果绝非偶然,“这要归功于辛勤工作的维也纳市民”。另一方面,为了获得这样的评价,也必须做出“正确的政治决定”。

“这也是维也纳市及其员工所取得成就的荣誉。这不仅体现在维也纳人的日常生活中”,路德维希说。所有这些共同确保了维也纳在国际上的良好声誉,并赢得了专家们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维也纳到底宜居在哪儿?

为回答这个问题,《维城》随机采访了几位生活在维也纳的居民,其中不乏来自中国的华侨华人、留学生和中资企业员工的身影。

小姐:维也纳的文化非常多元,我很喜欢。比如每年的多瑙岛音乐节上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音乐节、客家文化节上我们可以吃到传统的中国美食粽子、还有泰国美食节……世界各国的文化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一席之地。作为中国人,当然希望能有更多我们的民族文化活动,但在维也纳毕竟华侨华人还是少数,是小众,所以我们会每年带孩子回国,弥补生活在维也纳对中国文化的缺失,让孩子从小对自己祖籍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更多的了解。

当然,维也纳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我身边的很多家人朋友认为虽然有全民医保,但看病真没有在中国方便。有时这也难免是悖论,医生很难预约上恐怕是西方社会的通病。不过,维也纳的社会福利还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确实可以秒杀大多数没有全民医保的发达国家。

还有一点就是维也纳人确实对“外国面孔”不太友好,我在这儿生活了很多年还是觉得不太习惯。

Christoph Gottlieb:我在下奥地利州长大,不是维也纳人,在我看来维也纳非常宜居。我认为,觉得维也纳不宜居的人,可能是“当局者迷”。

不能否认对于德语母语者而言,确实德国或瑞士等其他城市可能工作机会更多,但我不会因为这个理由离开维也纳。维也纳的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都非常到位,这是很多其他德语城市无法比拟的。维也纳的空气好、水质好……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除此之外,比如多瑙岛音乐节、各类免费的音乐会、歌剧等等文化活动非常多。一到夏天,市政厅广场、Prater等各种地方的露天活动丰富多彩,我家附近的Augarten也有露天电影节……虽然,维也纳的文化多元程度确实同纽约、伦敦等一线国际大都市不能比,但同样在中欧和西欧地区,哪怕是同样说德语的慕尼黑,我觉得文化上确实是维也纳更多元。

除此之外,我觉得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奥地利媒体常报道“维也纳10区非常危险”,我不同意这一点。大众传媒对于“小概率事件”的集中报道容易引起民众的错觉。总体上看,我认为维也纳还是一座非常安全、适合生活的城市。生活在维也纳我觉得很舒服、很自在。

叶先生:我曾经在德国海德堡留学,现在在奥地利定居。比较德国和奥地利,虽然语言相同,文化相似,但生活压力和社会感受其实区别挺大的。德国产业分类更多,社会更多元化,但随之而来的社会压力也比奥地利更大。在德国的城市生活,其节奏虽然比东亚国家要轻松,但明显还是比维也纳紧张一些。

我觉得相比德国人,奥地利人更讲规矩,德国人更像讲德语的美国人,受美国文化影响更大。就德语文化而言,奥地利比德国更纯粹。

基础设施方面,维也纳所在的奥地利完胜德国。德国中长途公共交通非常不好,德铁(DB)在网上简直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但奥地利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少。

可能因为我自己来自国内非一线城市的原因,所以我也相对更适应、更喜欢维也纳的生活环境。作为中欧地区的大城市,维也纳的城市规模对中国而言可能只是一个二三线的中等城市,但相对发达、生活便利程度高的、“并不太大”的城市,是我个人觉得更宜居的地方。

Karoline Groß:我觉得维也纳非常宜居,首先是因为这里很安全。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我在街上走都感到很安心。上周末我晚上十一点回家,街上依然很安静,完全没有担心。

另外,维也纳的文化氛围特别浓厚。这里有很多博物馆和音乐会,我经常去国家歌剧院看演出。

公共交通也很方便。每天上班我都坐U-Bahn(地铁),十几分钟就能到公司,而且车次很多,不用等太久。周末我还会乘电车去不同的城区逛逛。维也纳的公园也很多,我特别喜欢去多瑙岛散步。前几天我和朋友在那边野餐,天气很好,景色也很美,感觉非常放松。

还有就是生活很方便。无论是购物还是吃饭,选择都很多。比如,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超市,买东西特别方便。

总之,维也纳给我一种很舒适的感觉,生活在这里让我觉得很开心和满足。

付先生:我曾被派驻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工作过,包括一些热带国家,常驻维也纳以来,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这里四季分明,气候上首先很“宜居”。当然,维也纳城市基础设施不错,公共交通很方便,快捷准时,非常靠谱。环境清洁,城市大小适中,去哪儿都不会太远,可以实现“半小时工作圈”。

维也纳虽然官方语言是德语,但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办个事儿用英语基本上没问题。

文化活动全面丰富,老少皆宜,不会德语也不是问题。体育设施非常健全,散步、跑步、骑行……选择多样化。适合大众参与的活动多,价格相对便宜,普通民众也负担得起。

维也纳的有轨电车让我印象深刻,司机服务比较人性化,服务意识很强,时刻关注乘客上下车,有一些已经关门要离站的车还会等乘客,车门关了还会再开,是真正地为公众服务。

其他公共交通比如地铁也没有闸门,可以直接进……总体上,我觉得生活在维也纳很安全,这座城市给人们提供了安全感,不用像在其他西欧大城市要担心被抢包啥的……而且,这安全感不是建立在“过度安检”等种种措施手段上的,是在没有过度干预人们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保证的安全。比如上周末的多瑙岛音乐节,我去参加时觉得警力配备充足到位,对“坏分子”有足够的威慑力,但对普通游客没有造成丝毫的干扰。

Clara Gumpentaler:维也纳的生活质量确实很高,但也不是没有缺点。

这里的安全性确实很不错。我晚上出去散步或者和朋友聚会,基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几个月前,我在斯蒂芬广场和朋友们喝了几杯酒,回家时已经凌晨两点了,但一路上都很安心。

文化方面也很棒。维也纳有丰富的文化活动,比如音乐会、博物馆什么的。我特别喜欢去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上个月刚看了一个现代艺术展,挺有意思的。公共交通也很便利,地铁、电车、公交车都很准时,让人省心。

此外,维也纳的公园和自然环境也是一大亮点。我喜欢在周末去Prater公园跑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前几周还和家人在多瑙岛上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不过,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说生活成本,有些东西还是挺贵的。租房价格这些年涨得挺快的,我的公寓租金今年又涨了。

还有就是有时候感觉办事效率不是很高。上个月我去办一个行政手续,排了很长的队,而且工作人员的态度也不怎么好,有点烦人。

另外,有时候觉得维也纳人有点冷漠,不像一些小城市的人那么热情。我刚搬到这里的时候,认识新朋友有点困难,感觉大家都比较保守和内向。

除了维也纳和西欧城市,今年亚太地区的四个城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悉尼、日本的大阪和新西兰的奥克兰也跻身本年度全球十大最宜居城市之列。不过,由于持续的住房危机导致许多城市的出租房数量创下历史新低,《经济学人》此次下调了澳大利亚的基础设施总体得分。

中东和北非的城市则喜忧参半。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导致特拉维夫的排名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20位,排名第112位。虽然冲突打击了该地区的稳定性得分,但许多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在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的强劲增长推高了该地区的整体宜居性。阿联酋(阿布扎比、迪拜)和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吉达和霍巴尔)的城市得分增幅最大。尽管有所改善,但该地区也有最不适宜居住的城市——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的黎波里(利比亚)和大马士革(叙利亚)。

严重的住房危机降低了加拿大的基础设施得分,其中多伦多在加拿大城市中的得分下降幅度最大,跌出了《经济学人》十大最宜居城市榜单,排名第12位,仅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两座北美城市跻身前十。与此同时,美国最大的城市,尤其是洛杉矶和纽约,分别排名第58位和第70位。不过,在该指数中,该地区所有25个城市的宜居程度仍然达到最高级别(80分以上)。该地区拥有世界领先的平均教育得分,在基础设施和文化方面与西欧相比也毫不逊色。

去年12月中旬,根据美世咨询(Mercer)的研究,维也纳连续第11次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当时的第二名是苏黎世(瑞士),第三名是奥克兰(新西兰)。

在这项研究中,国际咨询公司美世(Mercer)对全球241个主要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决定性标准包括:卫生标准、政治稳定性、经济状况、教育体系、住房市场和自然保护等。美世还走访了部分在当地生活的外籍人士,以补充各机构和当局提供的数据,从而得出排名。

美世咨询的这项研究自2009年起每年进行一次,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而暂停。近年来,许多不可预知的事件给全球经济带来了直接的影响,生活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员工们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重新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此背景下,奥地利首都继续名列前茅,尤其令人欣喜。

而《经济学人》杂志则是在每年夏天发布最宜居城市排名。维也纳今年再次荣登榜首,可喜可贺。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Tafart原创编译,部分内容参考自ORF、奥地利《新闻报》《信使报》《奥地利报》《今日报》等,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APA及网络,转载请注明《维城》Eur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