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广东工业大学“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在佛山西站深科创智谷正式启动。此次活动集结了首发团约200名师生,围绕“三高四新”现代产业和校地合作发展成果,深入瀚蓝绿点、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等企业及岭南金融博物馆、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等地,实地领略南海产业、科技、艺术、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名广工大师生通过广东城际铁路来到南海。

领略产业魅力,校地交流开启新篇章

广东工业大学“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是南海区与学校构筑校地合作新生态、开启人才共育新篇章的重要举措。

今年年初,南海区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签订了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三期建设合作协议,携手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这一举措不仅将广东工业大学的科研资源、人才资源有效对接服务南海,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产教融合的应用场景,更为南海企业嫁接了科研资源,有力推动了南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月31日,南海区与广东工业大学举办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交流会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双方就全方位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一系列合作成果频频涌现,不仅彰显了双方合作的巨大潜力,也为校地合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这充分说明,南海与广工大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南海傍广工大这个‘大款’也傍对了。”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在会上向广工大师生介绍了南海的区位、产业、科技和人文等优势,“希望大家此次南海行能够充分认识南海、了解南海,当然也更希望大家能够留在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永强将广东工业大学到南海区的直通车票赠送给陈卓武,标志着广东工业大学“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正式启动。/李德文摄

启动仪式结束后,“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首发团围绕南海的“三高四新”现代产业和校地合作发展成果,深入南海企业、科创平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之旅。

在瀚蓝绿电,师生们了解到了完整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领域的先进技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优化提升资源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的参观,则让大家深入了解了科技成果转化、初创科技企业培育发展及半导体产业生态概况,领略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魅力和挑战;在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师生们实地感受了汽车制造的先进工艺和高质量新能源样板基地的魅力。此外,师生们还参观了南海的城市名片——千灯湖、金融博物馆、创投小镇和高校成果转化中心,全方位探寻感受“水上南海”的独特魅力和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工大师生参观瀚蓝绿电固废处理 (佛山) 有限公司。

广佛交通再升级,校地融合走上新台阶

随着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开通,佛山、广州、肇庆、东莞、惠州城际“四线”贯通,广佛交通再次迎来升级。这一重要交通节点的打通,将广州大学城到南海工业重镇狮山的车程缩短至20分钟。广州大学城的智力资源可通过广东城际铁路与南海产业资源有机联动起来,加速了广工大与南海在技术供给、人才流动、科技成果等要素的流动,使广工大与南海在校地融合、产教融合、资源融汇上迈上了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区域发展的眼光来看,城际铁路的通车,打通了南海与广州、东莞的科创通道,构建了更加开放的科技创新环境,也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更加深度融合。

“我们作为省属工科院校的长子,重点学科方向与南海区产业结构高度匹配,在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上深度融合,双方有着紧密的合作基础。”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卓武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和加强与南海区政府的战略合作,充分将学校所长与南海产业所需相结合,积极对接优质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组织学生赴南海参与实习实践,促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此次活动是南海与广工大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的起点,接下来在广东城际铁路的串联下,双方将在城产人文多领域开展更加深入合作,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工大师生在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参观。

广工大研究院院长杨海东也表示,下一步,研究院将继续做好南海区与学校的“合作交流桥梁”这一角色,以“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开展为契机,推动更多广工人才集聚南海、服务南海。

“我是三水人,近年来亲眼见证了南海产业的升级转型,尤其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显著进步。”广东工业大学光电信息工程研究生甘世文在参观企业后告诉记者,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半导体领域,与南海当前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高度契合。他表示,希望未来能留在佛山这片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土地上,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人才共育,产业共荣:广工大“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启航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轶彤 通讯员李婧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