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新的街区已向市民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绿化植物过密,位于浦东新区的巨野路和沈家弄路被老百姓“吐槽”了。原来,这两条道路是市级林荫道,道路两侧悬铃木繁茂,秋季不扫落叶更为街区增添了自然的色彩。然而,两条路正好位于浦东新区洋泾街道中心位置,两侧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集中,人口密集。原街道不仅绿化植物生长过于茂盛,占用了大量空间,导致居民缺少活动场所,而且人行路面破损严重,道路狭窄,居民通行不便。

怎么在好看和好用之间找到平衡点?去年以来,洋泾街道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要求,启动了巨野路和沈家弄路的“美丽街区”建设,内容包含街面道路和绿化带升级改造、街区美化与功能提升、围墙立面更新、增设城市家具等。近日,全新的街区已向市民开放。

记者了解到,此次改造中,街道对绿化分隔带进行了布局优化,并在内部增设了绿道,巨野路人行道普遍从原来的不到3米拓宽至约5米。对道板砖进行了翻新,并对非机动车停放进行了规范限制,使得通行感受得到了极大提升。街道还对沿线的残破围墙及商铺店招进行了统一修复和翻新,并在沿街外墙上增加了以“小野”为IP的主题趣味彩绘,让这里可玩、可赏、可休憩。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新增了樱花和药文化为主题的社区口袋公园。街道利用原有面积较大的绿化区域,通过在沿线植入了多个休憩活动微空间,增设健身步道和休闲座椅,并配置了多功能的活动器械,增强了街道的社区活动功能和趣味性。如今,这里不仅成为了居民活动和游玩的理想场所,还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留念。

三面创意十足的3D“人体打印墙”更是吸引不少市民“爬墙”体验——只要走近它,轻轻将自己的身体压进针雕墙里,体形轮廓就能在墙的另一面凸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居民还记得沈家弄路上以前的“彩虹斑马线”。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街区改造同样采用市民喜闻乐见的“儿童视野”“一米视角”,通过对第二中心小学、金囡幼儿园、小螺号幼儿园等学校周边环境的改造,在学校和幼儿园周边设置了供家长等候休憩的区域,并放置了趣味和艺术结合的特色座椅。同时,为保障儿童出行安全,街道采用花箱和艺术立柱的形式围合出供行人安全通行的通道,花箱上的图案也由小朋友们亲手绘制,为整个街区增添了童趣的色彩。同时为方便家长接送小孩,还协调公交站点进行了移位,为等待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了集休息、娱乐、沟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和场所。

全面升级的数字公话亭,则具有一键叫车、助老一键通等七大功能,帮助老年人解决打车软件操作难、高峰期以及偏远路段路边叫车难等问题,老年人只需用手机扫一下、点一下,就能实现一键快速叫车。

垃圾箱面貌也焕然一新。智能废物箱可以通过传感器24小时监控箱内垃圾存放状态,并利用物联网上传其位置和状态信息。只要打开相应的管理软件,就能直观看到所有智能废物箱的准确位置和箱内垃圾的存放情况。如果出现垃圾满溢,系统会自动发出通知,提示附近的道路保洁人员及时对该废物箱进行清理和保洁。

本次街区改造得到了社区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社区青年围绕沈家弄路、巨野路的环境提升出谋划策,共提出144件提案。街道携手专业城市规划设计单位,邀请社区退休老人、在职青年、在校学生等全年龄段人群参加“我的理想社区”居民沙龙活动,深度参与到社区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