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方位融入式教研帮扶

助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6月18-20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展“走进粤东粤西粤北(湛江)教研帮扶活动”。

教研帮扶活动以省教育研究院和广州、湛江教研力量为主,涵盖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各学段以及特殊教育共38个学段学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100多位教研员、专家及学科骨干教师深入湛江市9个县(市、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研讨交流、集体备课、课例展示、评课研讨、专题讲座、教研沙龙等150多场教研帮扶活动。

激发数学兴趣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数学课程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如何有效教授初中数学课程,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帮扶专家和湛江老师进行了教学交流和深入研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委员、教学教材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吴有昌向教师们展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示范课,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教师何敏霞也呈现了“三角形角度计算——遇见角平分线”教学课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有昌执教示范课

课例研讨环节上,吴有昌表示:“中小学数学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史来揭示知识的来源、应用价值以及数学文化,同时通过数学游戏和项目式学习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向学生阐述数学的本质,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如何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思考。”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成员、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郑锦松强调:“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发展一定在课堂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力?课堂上老师的引导非常关键,数学以及其他科学类学科的学习要尽量少刷题,多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所以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以及在课堂上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特别关键。”

“与专家同台授课,对我们年轻老师的成长是巨大而迅速的,我受益良多。通过观摩吴有昌老师的示范课和课后的教学研讨,我意识到课堂上对学生思维启发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老师,我们首先要先把数学学通,在课堂上要回到数学史并且用数学家的思维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何敏霞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敏霞呈现教学课例

强化文本解读
有效落实语文教学

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如何有效落实高中语文教学?对此,湛江市遂溪县第一中学教师黄美霞和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教师吴文芬,就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促织〉〈变形记〉联读(第三课时)》,进行了同课异构。

黄美霞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堂活动一、二,结合文本解读,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观察”“审视”“批判”三个角度剖析文章批判指向,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以读写结合为抓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书写生活,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吴文芬围绕“变形”,比较异同,从分析文本的社会环境到探析小说的情节艺术,从初探文学作品主题到深究小说写作意图,从小说到生活,从虚构到真实,引导学生解决“为什么会变形”“如何写‘变形’”“为什么写‘变形’”的问题,在生本对话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在质疑探究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美霞与吴文芬进行同课异构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尹军成点评道:“黄美霞老师的课堂亮点在于激活思维和情境设计,特别是在‘改写结局,洞悉旨意’环节,通过‘不同结局’的追问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吴文芬老师则以独特的点评、问题设计和方法指引,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拷问了灵魂。两堂课各有特色,相互碰撞,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课堂。这样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为参与活动的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尹军成进行教学点评

湛江市语文教研员王晓敏表示:“本次活动为湛江市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了近距离学习名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机会,对提升湛江区域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努力转变教学理念,将灌输知识的课堂转向关注培养能力的课堂;加强个人文本解读的能力,构建有思维含量的课堂,内化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实践。”

改革经验分享
促进学科教学思考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罗永华老师的“高中英语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唐素丽老师的“深耕共研学历案 思维可见新课堂”、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肖仕扬老师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梁志荣老师的“优化实验探究教学,发展初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等专题讲座,为湛江市各学科教师提供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学科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耕共研学历案 思维可见新课堂”专题讲座

湛江市遂溪县第一中学老师吴少娟说:“听了唐老师‘深耕共研学历案 思维可见新课堂’的专题讲座,我深刻理解了大单元教学理念。大单元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探索。它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式和合作式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大单元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也促使我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肖仕扬老师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讲座,不但从理论上提升了我对跨学科主题研究的认识,并通过具体的研究案例成果,让我学习了应如何具体开展历史跨学科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肖老师带领我们深入浅出地进行了一场初中历史跨学科的探索之旅,也让我体会到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魅力。”湛江市第六中学老师金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专题讲座

教研帮扶活动过程中,还举行了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调研座谈会暨联学共建活动,省校(园)本教研基地座谈会,乡村中小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调研,小学、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专题报告暨广东省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及培育会等。湛江全市约2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学科教研活动,300多位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听取了学校管理方面的经典案例和成功经验。

深化结对帮扶
破解教研关键问题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表示,广东高质量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最繁重的任务在县级教研,最关键着力点在学科教研、校(园)本教研:“特别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教研还很薄弱。因此,我们要围绕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教育强市、教育强县建设的目标任务,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难点关键问题,找准基础教育教研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把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县域和乡镇学校,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以提升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能力水平为重点,深化结对帮扶。”

此次教研帮扶活动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今年“走进粤东粤西粤北教研帮扶活动”的第四场,也是第二轮帮扶活动的第11场。据了解,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于2020年开启了每两年一个轮次走遍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级市的教研帮扶行动。第一个轮次的教研帮扶活动共组织了全学段多学科教育教学专家540多人次,直接帮扶超过3万名教师、教研员,惠及100多万人次,总体满意度达95%以上。2023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全面推进第二轮帮扶活动,已组织202个不同学段学科教研员、教育教学专家和名教师团队超580人次,先后走进梅州、汕尾、韶关、茂名、潮州、揭阳、云浮、阳江以及西藏林芝9个地市35个县区,举办教研活动超800场次,线下线上惠及教研员、一线教师超13万人次,总体满意度达96%以上。

接下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还将奔赴汕头、揭阳、惠州等地进行教研帮扶,努力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教研水平,助推城乡区域缩小差距,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黄博彦

来源:广东教育杂志社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