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笼包、饺子、馄饨、韭菜盒子……提起这些中华传统面食,虹桥镇上虹中学的孩子们颇有“发言权”——这里说的不是“会吃”,而是从和面、擀皮到调馅、包制,每个环节都“会做”,俨然成了“行家里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以来,虹桥镇搭台促成了镇域内银馨社区食堂与上虹中学的合作——双方共同打造的“关爱千里,志愿之味”劳动教育课程,为中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劳动实践机会,体现出虹桥镇在推动教育创新、加强社区合作方面的积极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馨社区食堂位于环镇南路,是虹桥镇首家对外营业的社区食堂。自启用以来,该社区食堂在致力于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健康”同时,积极打造“助餐+公益共享”品牌,参与了镇域内不少活动。

“银馨社区食堂参与地区公益事业的意愿较强,我们也努力搭建平台。”虹桥镇老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上虹中学有开展劳动教育的需求。正巧,银鑫社区食堂和上虹中学是‘邻居’,就想着能不能建设一个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的对接。”

在这样的考虑下,今年年初,银馨社区食堂正式成为上虹中学的劳动教育场所,为孩子们提供“点心定制课程”。每周一下午,学生们在食堂里学习制作技艺,亲手制作点心,体验劳动的辛苦与乐趣。同时,通过与食堂员工的交流互动,学生们对餐饮行业有了更多了解,提升了劳动意识和感恩 意 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雪妍是上虹中学初二5班的学生。她在自己的拓展课小结中写道:“当我们吃到自己做的食物时,那种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我了解了中华传统美食,并且学到了许多面食的制作办法。”

“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这里的厨师是我们的老师,帮助我克服困难,并且鼓励我完成制作过程。希望这样的课程一直持续下去。”上虹中学初二3班的陆韵丞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学生们的反馈,食堂运营方上海缘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认为,这次与上虹中学的合作是公司“助餐+”服务的一次生动实践。教学生们制作点心,更大的意义在于劳动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虹桥镇将继续搭建校社合作平台,推动校社融合,倡导公益事业,培育更多社区服务项目,在加强学校与社区联系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稿:闵虹

编辑:付晓梅

初审:赵若楠

复审:林心怡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