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导弹成为军舰的主要武器之后,不管是导弹驱逐舰还是导弹巡洋舰,其实从未经历过高强度实战的考验,仅有的几次实战基本都是打青铜局,比如美国军舰在中东拦截伊朗和胡塞武装的导弹、英国军舰拦截阿根廷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舰使用导弹的一个弊端就是火力持续性不足,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出现之前,导弹通常由各种各样的发射架进行装填与发射,比如中国的海红旗-7防空导弹,一部发射装置只能装载8枚防空导弹,打光了之后就只能从底部的弹药库中重新装填。这种发射方式导致8枚导弹打光之后,军舰的防空火力瞬间就会大打折扣,只能依赖小口径舰炮进行抵抗,以2枚防空导弹拦截一枚反舰导弹的模式来计算,使用海红旗-7防空导弹的052型驱逐舰,一次只能拦截4个空中目标,而当时北约一艘驱逐舰,通常会携带8枚反舰导弹,美军一架F-18“大黄蜂”舰载机能够携带4枚反舰导弹,因此1艘052型驱逐舰只能应对1架F-18的空袭,2艘052型驱逐舰才能应对1艘北约驱逐舰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提升军舰防空导弹的火力密度,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被发明了出来。这种装置最大的优点就是充分利用了舰体空间,既是导弹的储存装置又是导弹的发射装置,能够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导弹,并且能够以秒为单位进行导弹的连续发射,大大提高了军舰的防空能力。比如052C型驱逐舰配备了48个单元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同样以2枚防空导弹拦截1枚反舰导弹来计算,052C型驱逐舰可以同时拦截24个空中目标,相当于6架美军舰载机或者3艘北约驱逐舰,如果再算上军舰上威力强大的730/1130近防炮,可拦截的目标数量可以达到30个左右。

可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只是解决了军舰的导弹发射效率问题,却并未显著提升军舰的火力持续性,甚至因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效率太高,让一艘军舰在2、3分钟内就打光舰上所有的导弹,这就好比手动式步枪与半自动步枪的区别。如果是应付低烈度战争,那么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可一旦面对大国之间的高强度战争,可能应付完一场空袭下来,军舰上的拦截弹就全部打光了,而海上又不具备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进行再装填的条件,打光了导弹的军舰就只能返回母港进行补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常跑到别人家门口打架的美国海军,对这一点尤为担心。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就曾在公开演讲中声称:如果与中国爆发海上冲突,美国海军的主力舰可能会在一两次交战后就打光所有导弹,然后被迫离开前线去进行补给。更糟糕的是,因为日本和关岛的海军基地可能被解放军的远程火力给摧毁,或者始终处于解放军的空袭当中,因此美国军舰只能返回夏威夷进行导弹装填,这样一来可能会耽误1、2个星期,哪怕美国海军拥有近70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这么个打法恐怕也不够用。

虽然美国海军部长的话有一些传播“中国威胁论”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解放军的反舰火力的确强大到令美国海军感到忌惮了。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拥有超音速反舰导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目前正在批量装备射程500千米以上的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1000千米以上的反舰弹道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中国海航仅需出动一个团大约18架轰-6K轰炸机,就能发射72枚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中国的海上驱逐舰编队与水下潜艇编队,也有能力组织起一次性发射上百枚反舰导弹的饱和式攻击。并且解放军发射的可不是胡塞武装发射的那种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而是速度动辄接近3马赫的超音速导弹。

以一支航母战斗群配备4-6艘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军舰来看,面对近200枚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饱和式攻击,就算全部成功拦截下来,剩余的导弹数量也根本没办法应付下一轮空袭了,失去了防御能力的美军航母战斗群只能退到夏威夷仅需补给,这样算下来,一支美国航母战斗机在战场上的持续作战时间只能以小时来计算,补给时间却要以周来计算。而台海冲突爆发后,美国舰队但凡离开战场哪怕一天,台湾“总统府”可能就要升起五星红旗了。如何增强美国舰队在亚太地区的持续作战,成为了美国军方最头疼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海军动员美国企业界和智库帮忙想招,其中美国著名舰船设计建造企业“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提出了“移动武库平台”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将闲置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改装为全副武装的海上补给基地,为美军舰队提供及时的弹药物资补给。根据美国公司的设计,“移动武库平台”每天能够航行约200海里,并且能够在恶劣海况下保持行动,可以提供6兆瓦-20兆瓦的额外动力、230万加仑的燃料容量以及8000吨的有效载荷能力。

并且“移动武库平台”的载弹量非常大,可以容纳512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相当于5艘“伯克”级驱逐舰,而造价却只有“伯克”级驱逐舰的十分之一。在必要的时候,“移动武库平台”可以直接移植宙斯盾作战系统,成为一个海上导弹发射阵地,为舰队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移动武库平台”配备了2台能够起重100吨的起重机,能够在海上为军舰重新装填导弹,大大缩短了美国军舰恢复战斗力的时间。而且美国军方早就拥有了改装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经验,美军的海基X波段预警雷达就是安装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上,能够根据需要部署到不同海域。

这样一来,美军就可以弥补在西太平洋地区补给基地数量不足的问题了,即便解放军使用远程导弹将美军在亚太的所有基地都摧毁,美国海军依然能够维持最基本的补给能力。而且这种“武库舰”与普通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非常相似,卫星照片往往不容易识别出来,令解放军的远程火力不容易将其找出并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该项目已经得到包括美国海军部长在内多位高官的支持,被视为“游戏规则改变者”,具有很高的战略性。然而反对者也有,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海军就想要建造部署能够在国际海域的海上浮动平台作为半永久的补给基地,但是被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给否决了,理由是生存能力低下。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毕竟只是一款民用设备,在设计的时候并未考虑到战损因素,别看排水量好几万吨,在导弹、鱼雷、舰炮面前却不堪一击。

并且将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当成军事设施来使用,历史上早就出现过。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就将一些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当成雷达预警站,为伊朗军队提供预警,并且作为指挥中心引导伊朗军舰布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美国海军一艘护卫舰被伊朗水雷炸伤,美国发起了名为“祈祷螳螂”的军事行动,出动6艘军舰打击伊朗的石油钻井平台。当时美军使用炸药炸毁了其中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又用一轮炮击摧毁了另一个石油钻井平台。整场行动,美军以损失1架武装直升机为代价,摧毁了伊朗两座石油钻井平台,击沉了伊朗1艘导弹护卫舰、1艘导弹艇、3艘武装快艇,并重创1艘导弹护卫舰。美军摧毁伊朗石油钻井平台仅需一点炸药或者一轮炮击就能搞定目标,而在击沉比石油钻井平台小得多的伊朗护卫舰的时候,却需要多枚反舰导弹与激光制导炸弹。由此也能够看出来,石油钻井平台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远远不如小型军舰。

而美军一旦将石油钻井平台改装成“移动武库平台”,也要面临相同的问题,虽然“移动武库平台”携带了大量导弹,拥有比“伯克”级驱逐舰更强的抗饱和攻击能力,但是在面对潜艇、导弹快艇的时候却非常脆弱。尤其是石油钻井平台的航速仅有5节左右,就连常规潜艇都能在静音航行的状态下跟上它,然后仅需一枚鱼雷就能将这种“移动武库平台”送入海底。虽然“移动武库平台”的造价并不高,但是上面搭载的成百上千枚导弹以及大量物资却非常值钱,一旦被摧毁,损失不亚于被击沉了一艘航空母舰,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会感到肉疼。

而陆地上的港口基地虽然被时刻定位、很容易遭到攻击,但陆地基地的抗毁伤能力更强,只要不是被恰好击中了弹药库,哪怕基地被导弹炸得千疮百孔,经过修理后依然能够恢复补给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中国可是有东风-21、东风-26这样的远程反舰弹道导弹,而“移动武库平台”的航速又低,在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面前跟固定靶几乎没有多大区别,虽然“移动武库平台”会跟普通的海上钻井平台“鱼目混珠”,但是只要利用卫星侦察发现美国军舰靠在哪个“海上钻井平台”身边,就能知道哪个海上钻井平台是美军的“移动武库平台”了,剩下的事就是发射反舰弹道导弹,然后观看一场海上大型焰火表演。

而且美国若真想避免军舰持续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那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应该避免与中国爆发冲突,美国军舰千里迢迢跑到中国家门口打架,自然就会出现补给线过长的问题,进而缩短舰队的持续作战时间。假如美国舰队老老实实守在自己的海岸线附近,还用得着为补给的事情发愁吗?而美国现在绞尽脑汁的搞出所谓的“移动武库平台”计划,恰恰说明美国在打歪心思,嘴上说着“无意与中国爆发冲突”,但是却从未停止过相关的准备工作,明知在亚太跟中国打仗困难重重,但是美国依然贼心未死。说到底,美国到现在都无法接受自己的舰队不再无敌的事实,还想着继续维持在中国家门口的海上优势,只能动用各种歪心思来提升美国舰队的远洋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