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城市密州街道依托辖区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络丰富等优势,以800-1000米为服务半径,统筹区域内学校、养老院、公园等设施配套,串联若干个居住社区,构建起群众家门口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增强群众居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资源整合,15分钟圈出便利

该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查找民生“短板”,对辖区21个城市社区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各类服务设施,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均衡配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宜居、宜业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并在各居民小区公布“15分钟便民生活圈”示意图,从文化设施到体育锻炼,从菜市场到公园,从街边药店到大型商场。步行15分钟内,教育、医疗、救助、购物、餐饮等一系列市民日常生活所需服务都能得到满足,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布局规划,15分钟圈出服务

密州街道深化政务服务“三型达标”创建,对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29个社区便民服务站立进行改造和升级,其中新华社区便民服务站和龙王庙子社区便民服务站被认定为全市首批“标杆型”便民服务站。特别是龙王庙子社区创新打造的“龙旺民享”党建特色服务品牌,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物业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物业服务与社区政务服务一门进、一窗办,在社区物业窗口率先实行“水电气暖信”共享服务试点,通过共享各单位微信公众号的形式,用户扫码就能实现水电气暖报装、交费、报修一站式受理,实现用户“进一次门、办多件事”,提升了居民生活的便利度,让居民真正找到“家”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务拓展,15分钟圈出保障

街道努力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针对辖区老旧小区众多、管理困难等问题,街道党委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并做到“红色物业”全覆盖。以金都西区为例,该小区经过改造后,门禁、监控、路灯等设施一应俱全,老年活动室和图书室等休闲场所也相继建成。这些改变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街道联合双报到单位、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大力推行“公益集市”等志愿服务,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健康义诊、普法宣传等服务。通过“超然艺术节”文艺巡演将民俗展演、舞蹈、戏曲文化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享受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鄢宁夏俊梅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