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似乎每个城市都在下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方的暴雨比想象中更加严重。

长沙很多地方快可以看海了,一个小时下的雨,相当于54个西湖。

地铁被淹停运,围墙倒塌,道路被淹,橘子洲的平台都被淹没了。

桂林遭遇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主城区出现了严重内涝,景区关停,学校停课,火车站都被淹了,一药店职员在水灾中触电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的持续强降雨,已致70.2万人受灾,龙岩溪口镇15个村断联,救援人员只能徒步进村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严重的或许还要数广东梅州。

大暴雨就像瀑布一样,直接从天上倒下来。

汹涌的洪水形成了泥石流,房屋倒塌、农作物严重受损,

平远县38人死亡,2人至今还在失联中。天灾无情,人命如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满屏的救灾信息中,有一条新闻让我印象深刻。

十天前,平远县泗水镇,

当山洪倾泻的那一刻,整个成文村被泥石流一分为二,房屋被摧毁,几乎全被淹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一的公路被斩断,救援力量何时到来还是未知,

天上的雨仍在下,这时几个年轻人站了出来,带着20多位村民,开始了一场历经9小时的翻山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20多位村民中,最大的已经七十多岁,最小的孩子仅四五个月。

他们历经9小时徒步,翻越几座大山....

而回看整个逃生过程,你会惊奇的发现:警觉、勇气、冷静、毅力…这就是一场教科书般的灾难自救。

1、

这场自救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警觉

其实在广东,梅雨季节暴雨很是常见,所以一开始没有多少人把这场暴雨当真。

6月16日那天是父亲节,李生宁和几个同乡赶回成文村老家,

想给父亲过个节。可在路上他察觉到了不对。

成文村旁的小溪,已在暴雨中成了一条大河,山上的梯田和大树全都淹没。

而近几个月一直持续降雨,山上的土壤本就松软,这场雨下得太急太凶,对岸的山上已经有了滑坡迹象。

而成文村处于大山之中,四周环山,地势低洼一旦滑坡就会完全掩埋,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他完全可以调转回头,但是成文村有他的家人,村里住的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如果没有人提醒他们,大家根本来不及逃脱。

他们来不及细想,飞速往村里赶,立刻和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地组织撤离,他们的行动立马遍布了各家各户。

当时有多危险?

其中有一户正在睡觉,他们猛敲门叫醒他们逃跑,就在他们跑出家门的那一刻,后山的滑坡就冲了下来。

一瞬间,墙被砸倒,大半个卧室都被泥土淹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大家都紧张又快速地逃出来才发现,整个成文村被泥石流一分为二。

这里房屋被摧毁,大部分地方被淹没。

2、

这场自救成功的第二要素,就是:快速执行力

李生宁和他的同伴,有几个是退伍军人,他们立刻把全村聚集在了广场上。

一是因为那里地势高,二是因为空旷,

方便他们被之后的救援队发现和营救。

在确保暂时安全后,等待救援的同时,他们开始冷静自救。

首先:他们分析了现场情况通向外界的道路,已经被洪水和滑坡的山体全都堵死。

大部分村民的房屋被冲毁,粮食也被冲走。

现在的他们没有物资、手机也没有信号,不知道雨还会下多久,不知道救援什么时候来。

未知的灾难最恐怖,只有尽快离开这里,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但是当时天已经黑了,洪水早把村里的电力系统冲毁,没有照明,他们无法撤离,只能先原地避难。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制定不同方案:将村民分成了两波。

受灾不严重的,家里有食物勉强维持且行动不便的,就和村支书一起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而那些受灾严重,自己可以走动,也愿意往县城撤离的人,就徒步往外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这场自救成功的第三要素,就是:团结和义气

最终他们拉出了20几人的队伍。

李生宁和同伴背上物资和工具,一群人开始逃生。

但这场逃生自救有多难?

这20多位村民中,最大的已经七十多岁,最小的孩子只有四五个月。

体力差距太大,但凡遇上一个自私的人,一定觉得那些孩子老人是“累赘”,但他们的信念是一个都不能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逃生的路上,为了老人、孩子的安全,年轻人们选择先去探路。

本想走公路,结果突遇山体滑坡,几米高的淤泥把路全堵死了,他们只能退回来选择翻山。

但李生宁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他们不熟悉山路,手机也没信号,东西南北都很难分出。

此时村里的老人站了出来,凭借着经验,他知道一条老路,虽然前途凶险未知,但他们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这一路多凶险?雨水的冲刷下,水泥路底下都是悬空的,随时都可能坍塌。

丛林和陡坡,划的人满身都是伤。

分不清方向,年轻人就分头找路。

淤泥和树木倒塌挡了路,他们就用锯子、镰刀开道。

虽然难走,但至少是条生的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也有很多人想过放弃。

想要原路返回,等待救援,但大家相互鼓励、支撑。

虽然山路很难走,大家都很累很疲,但还是会轮流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

有人不慎被滑落的泥土,埋入半截身子,他们立刻营救。

自顾不暇的时刻,他们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他们不知道翻过了几座山,终于找到了一条公路。

手机也有了信号,整整9个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长潭电站。

当他们看到工作人员时,李生宁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了下来。

他们没有辜负村民的信任,9个小时的生死救援,他们终于逃出来了!

而劫后余生的李生宁,并没有就此休息。

他立刻投入了灾区救援里,联系物资、运送物资,因为他还要去救其他的人。

4、

不知为何,看着这场齐心协力翻山自救

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句话:

“这个世界总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生,庸庸碌碌是他的日常,稀稀松松是他的生活,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们总能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这句话,或许就是中国人的写照。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大灾大难面前,也有着救国救民的侠之大义。

自私是人之本性。如果李生宁们在发现灾难后立刻离开,也许是理所当然的人性使然。

但他们危难时刻首先想的,是怎么把整个村子的人都救出来。

这种完全下意识的行为,其实就是中国人传统认知里,保护弱小的温暖和纯良。

有人总说:现在的人越来越精致利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漠。

可我们潜移默化的中国文化传承中,我们依然保留深厚的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

平时可能不显山不露水,但只要大灾大难来临,藏在骨子里的江湖侠义就会显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很喜欢《八佰》里,对中国人的人性刻画:

在民族危亡时刻,刚开始的逃兵,变成了舍命奋战的战士;

赌场小混混刀子,变成了舍命送电话线的英雄。

自私冷漠的商人,变成了捐财捐物的抗战援助者。

那些惜命的中国人,那些自私的中国人,突然就被某种东西唤醒,我愿称之为“大义”。

有句话说得好:“看一个国家国人的素质,不能看他歌舞升平时的样子,要看面对灾难时的态度。”

近年来,无论天灾人祸从未消失。

但是,水来了就泄,火来了就灭;灾来了就扛,难来了就渡;人伤了就救,不信神但信己,不那么伟大但义气十足,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义气和浪漫。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很微小,但是团结起来,就会变得无比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