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8日,伊朗将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目前,现任副总统哈希米已经宣布退选,剩下5位候选人分别是议会议长卡利巴夫、前伊核谈判首席代表贾利利、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德黑兰市长扎卡尼和前内政部长穆罕默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排第二位已经退选

别看人多,其实有希望角逐总统的只有前三位,也就是卡利巴夫、贾利利和佩泽什基安,他们三个的民调支持率只相差个位数。其中,卡利巴夫和贾利利是保守派,佩泽什基安是改革派。

如果分得再细一点,卡利巴夫属于新保守派,支持伊斯兰革命的同时,也赞成和西方保持联系,缓和关系。贾利利的立场更加强硬,反对与西方和解。像佩泽什基安这样的改革派,自然是主张和西方修复关系。

卡利巴夫今年62岁,曾参加过两伊战争,担任指挥官,最高做到了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部队司令,已故“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是他的好朋友,他与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也保持着良好关系。

在哈梅内伊的指示下,卡利巴夫离开军队,当了5年的警察总监,后来又步入政界,当了12年德黑兰市长,并三度参选总统。前两次都失败了,在2017年总统大选中,卡利巴夫中途退选支持已故前总统莱希,但后者直到2021年才胜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利巴夫

贾利利也参加过两伊战争,还伤了一条腿,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被称为“活着的烈士”。他因为残疾无法继续在军队服役,很快就加入了政界,在外交部任职,还担任过强硬派前总统内贾德的顾问,同样深受哈梅内伊信赖。

在伊核谈判中,贾利利始终坚持伊朗自身的利益,态度十分强硬,拒绝向西方妥协。在他的努力争取下,西方作出很大让步,不仅削减了大部分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中东局势。

只可惜好景不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导致伊朗本已经有所起色的经济再次遭受沉重打击,情况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利利

和前两位一样,佩泽什基安也参加了两伊战争,但战后并没有从政,而是当起了医生,曾担任过伊朗顶级医学院的校长。

2001年到2005年期间,佩泽什基安担任伊朗首位改革派总统哈塔米政府的卫生部长,是本次总统候选人中唯一一个获得批准的改革派候选人。

从伊朗历届总统选举来看,本世纪以来大体上呈现出“钟摆”效应,也就是改革派和保守派轮流执政,周期大概是8年。鉴于莱希是保守派,从概率来看接下来应该还是保守派胜选,不过改革派也并非全无机会,关键要看投票率。

在伊朗政坛有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投票率越低,保守派胜算越大,反之将对改革派有利。这是因为,在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伊朗保守派的基本盘相对稳定,底层民众、宗教团体、军队人员都会给他们投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佩泽什基安

改革派的支持者大多是知识分子、商人等资产阶级,这些人很容易因为对政府举措感到不满而抵制选举,不参加投票,所以投票率越高,就意味着改革派的胜算越大。在今年3月的议会选举中,投票率仅为41%,是有史以来最低。

考虑到这一点,哈梅内伊最近专门在讲话中呼吁选民多多参与投票,这可以帮助他们“战胜敌人”。如果投票率太低的话,西方免不了又要质疑本次选举是否“民主”,并以此抹黑伊朗。

从选前民调来看,第一轮决出胜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需要有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候选人过多会分散选票。第二轮就简单多了,得票多者胜选。

不管谁当选总统,接过来的都是“烫手山芋”,国内的经济困境就不用多说了,对外而言,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扩散,被称为“伊朗嫡系”的黎巴嫩真主党也卷入其中,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也随之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梅内伊

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美国,也将在今年11月迎来新一届大选,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必然会对伊朗施加更大的压力,加剧美伊以及伊以对抗风险。

此外,选出哈梅内伊的接班人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原本最被看好的是莱希,现在又得重新挑选,从这一点来说,下一任总统很有可能会成为关键人物,与哈梅内伊持相同强硬立场的候选人可能会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