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全名孙宜锋,今年55岁,从警35年,担任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金佛山景区治安派出所所长已有1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孙(左一)和同事对景区商家开展安全宣传

这些年来,周边商家都喜欢叫他老孙,刚来不久的民警、辅警开始会称他为孙所,但慢慢地也会和大家一样改口为老孙。孙宜锋说,比起孙所、孙警官,他其实更喜欢大家叫他老孙。

老孙说,他所在的派出所,背靠金佛山,面朝天星温泉,鸟语花香,推窗见绿,在这里工作,心情愉悦。但对于景区派出所背后的艰辛——节假日无休,冰天雪地执勤,半夜一通电话,迅速起床,紧急集合,一头钻进伸手不见五指的密林救援……他总是轻描淡写。

行胜于言,老孙也用行动证明了热爱工作的成效。多年来,他秉持“得民心、保平安”的初心,创新采取“上下联动、纵横推进”的工作机制,带领大家为金佛山景区发展保驾护航。在任期间,未发生一起重大事件(事故)。

在来到金佛山景区派出所之前,老孙先后在南平、文凤、西城派出所等多所派出所工作。在大家眼中,他是办案能手,更是“金牌调解员”。他总能在调解的“冷”与“热”中找到突破口和平衡点——他能让陷入僵局的调解“冷启动”,重新谈判,也能让情绪激动、争执不休的双方冷静下来,好好说话。

老孙说,调解的核心就是通情和达理,秘诀是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解决矛盾,重在“趁热打铁”,出现矛盾不可怕,怕的就是拖延、推诿甚至怠慢。他说,很多时候,矛盾升级就是因为解决得不及时,当事人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气愤,任由情绪发酵,才导致事态升级。因此,调解矛盾要和时间赛跑,早发现、早应对、早引导、早处置,掌握工作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老孙的调解下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老孙出马,一个顶俩”。他的名声慢慢传遍了全局,善于调解这一“长板”成为了他进入金佛山景区派出所的敲门砖。

2006年,南川与重庆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签订金佛山整体开发协议,着手将金佛山打造为旅游休闲胜地。为给景区后续发展提供警力支持,区公安局组建金佛山景区派出所筹备组,老孙被抽调到金佛山景区派出所筹备组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化解景区矛盾纠纷。

后来,因工作需要,老孙被调至南川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再次回到金佛山景区治安派出所的时候,老孙即将从四十不惑步入五十知天命,他没有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而觉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个派出所已从当时由5间员工宿舍组成的临时办公场所变成了一楼一底的固定场所,民警、辅警也增加了不少,软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提升。但随着金佛山景区的火爆出圈,游客量陡增,给景区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佛山最高海拔2238米,冬季积雪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雪原、雾凇、冰瀑等奇观备受游客称赞。冰雪季期间,每逢元旦、春节、周末等时间段,金佛山单日游客量多达2万余人。由于游客量陡增,下山索道有时会出现排队等待时间较长引发的矛盾纠纷。

“冰雪天气,游客游玩结束后,寒冷、疲惫导致心情不佳,容易‘一点就燃’。”老孙说,很多矛盾纠纷的导火索往往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加快排队进程、稳住游客情绪是解决之道。

针对这一问题,他在索道处增设警力,维持排队秩序,为老弱病残开辟绿色通道;协调景区为游客免费提供姜开水驱寒、解渴,在排队处附近搭建“温暖帐篷”,同行人员可以轮流排队、进帐篷取暖,减少排队受寒时间……

一系列温暖举措有效减少了矛盾纠纷,姜开水更是成了“调解神器”,当双方发生争执,工作人员递上姜开水,双方喝上几口后,胃里暖洋洋的,既安抚了情绪,又温暖了人心。

景区派出所位于金佛山下,从山下到山上需要半个多小时。尽管山上和山下都部署了警力,但在旅游高峰期仍会显得捉襟见肘。对此,老孙向局里申请,建议在金佛山景区设立警务室,确保能够就近解决山上出现的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孙(右)和同事正在张贴安全告示

2014年,全区海拔最高的一个高山警务室——牵牛坪警务室建成投用,有效缩短了山上警情的出警时间。

山下,老孙联合金佛山管委会、区文化旅游委、山水公司等,组建巡逻分队,加强布防体系建设,通过警政企联勤联动提升治理质效。每逢旅游高峰期,景区派出所都会统筹区局下沉警力、派出所警力及群防群治力量,采取“徒步巡逻+定点值守+流动巡查”的警力叠加模式,开展治安防控、隐患排查、人员分流和提醒引导等工作,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

转眼,老孙归来已有10年。如今,他曾经乌黑茂密的头发变得花白稀少,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道,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他也在岁月中书写了自己的奋斗史。

从警35年,当初被正义和光荣召唤的“屠龙少年”,依然保留着曾经的热爱与执着,风雨兼程,初心不改。

南川区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