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是滨海盐碱地的代表性城市之一,以前,农民在盐碱地上种粮被称为靠天吃饭,不仅产量少、品质差,甚至面临撂荒。 近年来,当地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盐碱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如何推进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开发?日前,红星新闻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东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从改良盐碱地到选育耐盐碱植物

资料显示,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共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

为了探索盐碱治理改良之策,2023年5月,由山东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共同组织建设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东营挂牌运行。

山东省黄三角农高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杨长军介绍,此前,在东营300余万亩的盐碱地中,未利用的不多,但已经开发的盐碱地,由于土壤贫瘠,导致利用效率低,产能差。中心以黄三角国家农高区为总部,在东北、西北、华北设立3个分中心和16个试验站,构建起“全国一盘棋”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攻关突破了盐碱地生物育种、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杨长军介绍,具体来看,未利用的盐碱地改造需要3-5年的时间。科研团队通过对盐碱地施以生物肥加微生物菌剂,种植经选育和培育的绿肥植物等方式,达到培肥土地,提高土壤蓄肥蓄水能力的目的。

杨长军还提到,随着对盐碱地研究的愈发深入,近年来积极探索改良治理的工作思路。“过去是改良盐碱地,适应作物;现在更多的是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

据悉,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提出,计划到2025年,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80个以上,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带动1300万亩盐碱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单位面积综合产能提高25%以上。

杨长军解释,一个等级是100斤粮食,目前当地土壤单季作物的亩产普遍在1000斤以下,盐碱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就是粮食产量亩产提高100-200斤。

探索构建盐碱地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临近盛夏,位于东营市的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内的大片盐碱耕地上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与基地外的盐碱荒滩形成鲜明对比。这片面积达1.5万亩的示范基地内,开展着多项盐碱地生态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和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集成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碱地上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规划发展科副科长李林波介绍,目前试验基地主要建设了四大板块,包括建设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圃800亩,收集、种植耐盐碱大豆、小麦、花生、马铃薯、苜蓿等147种作物735个品种2.1万余份。开展耐盐碱植物新品种区域对比鉴定试验200亩,承接了大豆、花生等407个新品种的对比鉴定试验。建设育种田2000亩,主要种植耐盐碱的各类作物。建立良种良法配套试验示范田1.01万亩,主要种植耐盐碱小麦、大豆、藜麦、苜蓿、甜高粱等。

与之相配套的,是试验基地内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李林波提到,基地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目标,配套管道节水控盐灌排系统、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土壤观测等数字化精准化基础设施,建设了国家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盐碱地育种标准化鉴定平台等平台场站,以及6个田间实验室,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

目前,试验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李林波介绍,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构建了标准化智慧农作及服务模式,集成应用农作物绿色增产、生物农艺措施改良培肥、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农机具等技术和产品,探索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碱地现代农业成套技术体系和规范,已发布2项东营市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

对于未来的发展,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提出,“集成应用前沿农业科技成果,系统打造盐碱地农业作业场景,探索构建盐碱地现代农业示范样板,为生态利用盐碱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路径。”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发自山东东营

编辑 潘莉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