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潺潺、雾森缭绕,老人们慈爱地看着孩童们嬉戏玩耍,稚嫩的欢声笑语萦绕在繁花绿树间……近日,静安区昌平路西康路路口周边多个小区的市民们发现,家门口的口袋花园“溪梦园”不知不觉间完成了更新改造,颜值与“内涵”双双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这样焕然一新的口袋公园,昌平路上不仅“长”出了一座溪梦园,而且还“长”出了十座,串珠成链,组成上海市首条“口袋公园带”。而这,也仅仅是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静安区委、区政府聚焦民生关切,将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作为区政府重点工作。在市绿化市容局的全程指导下,区绿化市容局在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目前,已正式完成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项目一期(东段 江宁路—常德路)建设,全段建设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有底蕴、有风景、有温度,

跟着静宝探秘

昌平路“美丽街区”的亮点

在“绿色项链”上点缀十颗明珠

静安区昌平路始建于1923年,全长约2km,东西串联起苏州河和武宁南路。作为上海第一批林荫大道的二十分之一,昌平路两旁种植了高大茂密的栾树,秋季来临时,是上海一道亮丽的景观。然而,随着树龄年岁渐长,茂密的树冠也遮挡了明媚的阳光,使得街道在林荫之下显得幽暗脏乱,而道路两旁的绿植也因年代久远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无法为市民带来舒适的街区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平路绿化原貌

在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中,区绿化市容局充分利用昌平路的绿化原有条件,以栾树林这条“绿色项链”为“带”,以周边绿化为“园”,十个口袋公园串珠成链,建设上海首条“口袋公园带”,将生活与自然融合、空间与功能渗透,打造市民喜闻乐见的公园城市街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平路规划图

昌平路西康路路口的溪梦园在尚未建成时就深受周边居民的关注与喜爱,如今已然成为他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溪梦园改造前

改造前,园内原有的水景和休憩廊架都已破败,区绿化市容局在保留水景的同时,增加了叠水、喷泉、雾森等设计元素,提高了水景体验的多样性及趣味性,又在园内增加了休憩空间和公共厕所,让市民在亲绿、享绿的同时,也能满足各类日常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夜幕降临,溪梦园在水池、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静谧,仿佛是坐落在闹市的一个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步一景一画卷,据区绿化市容局介绍, 在昌平路“口袋公园带”的10座公园中,六座位于昌平路东段(江宁路—常德路)的口袋公园均已完成建设,其余四座位于西段(常德路—武宁南路)的将在“美丽家园”二期建设中陆续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珠”耀眼,“项链”亦是焕然一新。完成景观升级的昌平路拆除了道路绿化原有的铁艺围栏,让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绿植与曲径通幽的绿道无界融合。

人行道宽阔平整、干净整洁,石库门红砖沉淀历史,倘若在这里开启一场City Walk,定会获得心旷神怡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倾听民声留住海派历史底蕴

“昌平路的‘美丽街区’建设可能是最温暖的,因为在整体的建设中我们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22年昌平路“美丽街区”启动方案设计时,区绿化市容局便开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通过听取区人大代表、属地街道、社区居委及区相关业务部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调整了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取各方对建设方案的意见

如今,市民们的呼声与心愿,在焕然一新的百年昌平路上处处可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家巷花园原貌

譬如,位于昌平路陕西北路北侧的蒋家巷花园的石库门,居民在座谈会上建议要保留历史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家巷花园现状

改建中,区绿化市容局将石库门“修旧如旧”,在现代城市中仍旧保留下一抹老上海里弄特色,让市民能真正感受到“街道是有记忆的,建筑是可阅读的”。

再譬如,在调研广泛听取沿街商家意见时,区绿化市容局得知位于江宁路口的牛奶棚有装修改建的计划,立即与光明集团积极对接,共同协调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奶棚原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奶棚现状

在改建过程中,区绿化市容局还找到了1947年的老地图,以铸铜浮雕形式镶嵌在门前地上,从而唤起曾经的老上海记忆。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出行不便,还实现了商铺历史与街区文化的有机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平路陕西北路转角处的旧改建筑立面在繁华的街区中因破败而格外“显眼”,改建的呼声在市民中十分强烈,区绿化市容局便在建筑立面上进行了彩绘,再现了老上海弄堂曾经的生活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平路陕西北路转角处原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平路陕西北路转角处现状

收集到的各类建议都充实进了“美丽街区”设计理念,最终形成了可落地、可实施的建设方案,兼具街区活力、历史底蕴和市民生活气息,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空间机会,为街区注入新活力。

高达85%的采纳率让街区更为市民所享

建设“美丽街区”是为了打造有序、安全、干净、美观的城区环境,但建设过程中却难免会遇到反对的声音。在昌平路“美丽街区” 建设过程中,区绿化市容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边建设、边走访、边听取意见。据介绍,区人大代表在2022—2023年期间,向市民收集梳理138条关于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的意见,其中118条得到了采纳,采纳率高达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将昌平路建成全龄参与的生活街区,区绿化市容局在蒋家巷花园中增加了儿童设施。方案设计初期征求意见时,很多居民提出要改造优化儿童设施,而在建设过程中,又有居民提出儿童活动的噪音太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区绿化市容局通过江宁路街道搭建“小方桌”议事会,围绕居民的各项诉求,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建设方案,确保城区建设成果是符合广大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蒋家巷花园的施工过程中,区绿化市容局充分听取底层商铺意见,及时调整设计,取消了商铺门口的架构设计,形成通透开敞的绿地空间,确保商铺业态不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店招店牌的更新改造中,不断听取商家诉求,在兼具街道整体形象的同时,“一招一策”最大化满足商家的个性化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门听取商家关于店招的意见

“原来怕‘美丽街区’施工会影响这条路的生意,到时候我商铺租不出去了怎么办?但现在看环境美了,生意也好了,商铺自然就抢手了。”

在开工之初接连打“12345”投诉的商铺业主吴阿姨坦言道。

随着街区市容环境和景观面貌的改善,昌平路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客流,聚起了热火朝天的烟火气,沿街不少商家主动开始重新装修,将自己的小店也整修一新,融入街区整体氛围。

“美丽街区”建成不易,在后续的市容维护中,区绿化市容局亦是邀请市民参与其中,通过在昌平路西康路西北角设置了市容环境观察点的方式,邀请热心市民作为市容环境观察员,长期观察、跟踪昌平路的市容环境变化,形成可监测、可借鉴、可推广的城区管理模式,让市民在参与街区治理的同时,进一步享受“美丽街区”的建设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容观察点

据悉,昌平路“美丽街区”按照分段分步实施,目前已完成的是昌平路东段(江宁路—常德路),昌平路西段(常德路—武宁南路)将在下半年进行提升改造,计划于今年底基本完成昌平路全线改造。在后续建设中,区绿化市容局将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继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市民群众在“有温度”的美丽街区里,切实体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幸福感。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