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6月27日报道:热播的电视剧《繁花》《城中之城》《心居》,话剧、评弹《长恨歌》《千里江山图》《繁花》,改编自同名长篇小说的电影《千里江山图》正在筹备中……越来越多上海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搬上了荧屏和舞台,

6月26日上海电视节期间,2024上海文学戏剧影视创投沙龙·文学作品推介专场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表示,“文学作品经过二度创作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转化方式和路径,为好故事寻找观众,为观众探索好故事。”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重镇。近年来,上海市作家协会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学作品戏剧、影视转化的新途径。自2021年起,上海市作家协会携手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为作家作品和制作公司之间搭建合作沟通的桥梁,促进文学作品影视、戏剧方向的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佳作共赏环节,作家及版权运营代表按照“红色革命”、“都市行业”、“古装奇幻”三个板块,对15部文学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别为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签约作家、签约网络作家及七猫中文网签约作家,作品类型涵盖传统出版物和网络文学,作品内容覆盖现代生活的各个维度。

日前,"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第二季面世。作为该丛书之一《寸印繁星——中共早期出版业纪实》的作者,作家杨绣丽一一介绍了第二季6本著作的具体情况。

“我们作为圈内人,初衷就是想写出一部真实反映金融投资的作品。”景一、云溪扎根金融机构多年,共同创作了长篇小说《殊途同归》。景一说:“小说以金融投资为背景,以商战交锋为主线,以职场表现为脉络,融入了大量我们自己和朋友在基金行业真实的职场经历,专业上的细节上经得起推敲。”

“最近,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正在热播。关注女性成长,以女性视角切入的电视剧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关注。”推荐人刘研带来的是作家唐颖发表在《收获》今年第三期的小说《淑女》。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众栩栩如生、个性迥异的人物,主人公黎朶形象饱满且复杂多面,与周边人物情感纠葛错综复杂。丰富细腻且多层次的情感刻画,为影视作品情感演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片人金盛军推荐了蔡骏的《春夜》。该作品围绕父辈工作半生的春申厂变革和工厂发生的两起悬案展开。他从影视改编的角度提供一些参考思路,“原著文学性强,改编成影视剧可以以悬疑为壳,将案件的真相、工厂的命运和人物的关系交织成一张故事网。”

七猫中文网高级文学策划陈清推荐了4部作品。其中,作者月半弯关注当代青年的职业新选择,创作了52万字的作品《陪诊师》。故事以陪诊师行业为开始,通过主角的事业发展,不断拓宽视野,切入养老问题。“作品中关于命运的困顿与人性的挣扎在几条线的交织下渐渐浮现,故事内核深刻,情节内容饱满,为影视剧作品改编提供了坚实的故事蓝本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上海文学创作中心、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七猫中文网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影视办共同宣布开启战略合作。未来,将加强沟通和紧密协作,共同促进优秀文学作品的二度开发与创新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