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间,巨一科技(688162.SH)发布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对上交所关注的经营业绩、毛利率、存货、应收帐款、现金流、公司治理、募投项目七大问题一一回应。

2023年,科创板上市刚刚满3年,巨一科技就交出了一份变脸幅度颇大的成绩单:营收同比增长5.9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6.98%,由盈转亏。

钛媒体APP注意到,巨一科技毛利率持续下滑、存货高企等老问题早在IPO阶段就被各方重点关注。2023年公司营收净利发展到大幅背离状态,尽管有降价争夺市场、主要客户销量下滑等内外部原因可做解释,但毛利率悖于同行的下滑趋势和由来已久的财务隐忧依然困扰着公司,公司如何增强盈利能力备受投资者关注。

降价拓市场

巨一科技主营业务分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两大板块,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8成左右营收来自智能装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1亿元,归母净利润-2.04亿元,从已公开的往年业绩来看,这是公司2014年以来第一次亏损。

盈利能力下降与2023年公司两大业务的毛利率双双下滑有关,在问询函回复中,公司展示了这两大业务的毛利率变化,其中,智能装备毛利率变化明显悖于行业趋势,在列出的6家可比公司中,只有两家公司的毛利率在2023年小幅降低,而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从20.41%降至14.09%,毛利额减少7535万元。

此外,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的毛利率下降幅度也明显大于行业均值。新能源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从9.66%降至2.07%,毛利额减少6541万元。

电机、电控零部件均是技术最密集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也更能体现公司的科技含量,但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年来巨一科技该业务毛利率下滑幅度惊人。2019年,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毛利率还是22.54%,目前已下滑至2.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利率的下滑可能与公司近年希望通过低价拓展市场有关,尤其是公司希望打入造车新势力市场。据问询回复,2023年公司为了拿下理想汽车这一头部客户,选择低价进入。

不仅如此,公司近年还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在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分别设立子公司,但2023年的大额计提给了巨一科技当头一棒。

2023年公司由盈转亏的另一主因是当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额达到2亿元,根据问询函回复可知,公司因一个英国项目就计提存货跌价1.16亿元。公司在公告中称,因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与客户产生纠纷,预计无法正常取得项目验收回款。

财务隐忧加剧

行业内卷期,通过降价来拓展市场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老问题”缠身的巨一科技而言底气不足。

在IPO阶段,巨一科技存货高企的问题一直备受质疑,居高的存货占用了公司的大量资金。此次年报问询中,上交所亦重点关注公司的存货问题。年报显示,公司期末存货账面价值29.04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0.55%。不同于一般制造业,由于项目交付周期较长,智能装备行业存货偏高具备合理性。

不过,保持居高存货的同时,公司的应收帐款情况也不理想,问询函回复显示,2023年,公司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4.5亿元,主要是2023年末应收帐款及应收账款融资余额增加来4.47亿元。

2023年公司应收帐款账面余额10.61亿元,进一步拖累现金流,当年现金流量净额-4.9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52.74%。

当前公司流动性风险在加大,2023年公司短期借款从8941万元骤增至4.1亿元,而货币资金1.1亿元,已无法覆盖。(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孙明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