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没注意到,近期发生的公众场合刀刺事件的行刺人都是50多岁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0号,吉林市4名美国游客及1名陪同被人持刀刺伤,行凶者为1名55岁男子。
6月19号,上海地铁9号线合川路站,3名乘客被无差别捅伤,行凶者为1名54岁男子。
6月24号,苏州一对日本母子及中国校车陪同被人持刀斩伤,行凶者为1名52岁男子。

为什么这些暴力事件的加害者都为50多岁男子呢?

可能每起案件都有其各自独特起因,但贯穿其中的共性也不容忽视。笔者在此简要分析一下:

  • 现在50+的人都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生人,在他们求学年代教育普及程度还不高,别说高等教育,就是9年制义务教育也不一定能够保障,因此他们基本没有学会辨别谎言的基本能力,与60+、70+的人一起构成网络上偏激、极端宣传的最大受害群体。这一群体成天看抖音、快手上一些“义和团”的叫嚣,由此对世界的感知和观念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偏差。狂妄的、排他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那些行凶者整体行为背后的黑暗底色。

  • 现在50多岁的男人依然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但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受害者。子女不争气,家庭成员生重病,自己被单位下岗,种种生活的变故都会在极端思想的发酵下变成对社会的怨气和对无辜人群的仇恨。

  • 相比60岁以上人群,50多岁的人体力还不至衰竭,血量还至少留存80%,所以还有能力将仇恨发泄到社会。而且,在亢奋的加持下,其体力经常会得到120%以上发挥,所以在上述案件中,都是有多人都敌不过这些50多岁男子。
有思维打底,有外因推动,有体力保障,所以在短短2个星期时间里,我们就看到了这么多轰动社会的案子。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但至少我们应该关注下50多岁男子这个群体。

就个人而言,在公众场合看到眼神不对的50多岁男子不妨就躲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