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解”撬动“大治理”

——平和县坂仔镇创新调解机制提升治理实效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7日讯 一个平台“主动找矛盾”,一支队伍“全力消矛盾”,一套机制“全面防矛盾”。

近年来,平和县坂仔镇用活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构建调解新格局,在情理法之间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以“小调解”撬动“大治理”,为基层法治化治理注入“稳定剂”。

建强平台主动找矛盾

“情系百姓办实事,热情服务暖人心”。近日,坂仔镇综治中心收到了一份来自龙岩市的特殊“快递”,是赖先生等3人寄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龙岩市来坂仔镇务工的赖先生等三人到该中心寻求帮助。原本在某公司项目部务工的3人,想预支几日工资做生活费,却遭到老板拒绝。3人遂提出辞职,承包方不愿意向其支付工钱,由此产生了纠纷。

综治中心调解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与承包方取得联系,放弃休息时间,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员们的尽力调和下,双方于当天傍晚就达成了共识,结算劳务工资。

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为确保群众咨询反映事项,事事有人办,件件有回音,坂仔镇成立了融合司法所、信访、公调对接等部门力量,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大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为一体的综治中心,全面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努力达到矛盾纠纷调解“小事不过夜,大事不出旬”目标。

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坂仔镇综治中心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显著。今年第一季度,坂仔镇综治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56起,调处率达100%,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队伍联动全力消矛盾

“能要回这工钱,多亏了你们的悉心调解啊。”今年3月,在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劳动保障部门等多部门的释法说理下,成功调处了一起劳务纠纷,某公司当场一次性向杨某等6人付清所拖欠的工钱。

如何在联动联调上“做加法”?在日常工作中,坂仔镇注重整合辖区现有调解资源,推行了二轨并行机制,接到纠纷的同时激活此机制,以便高效快速应对。一轨由镇、村、组联动对纠纷进行前期调查,一轨则是由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多部门专业力量联调。

不仅如此,坂仔镇还根据当前矛盾纠纷的需要,组建了村组、中心专职、乡贤和巾帼等4支解纷队伍,共同奋战在解纷一线,同时会根据发生矛盾纠纷的新特点新形态,动员老党员、退休的政法干部加入。

5月17日,巾帼调解队伍的陈大姐便成功调解了一起纠纷。群众李某将同村村民李女士的不雅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导致李女士名誉受损,二人因此产生口角纠纷和肢体冲突。

为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坂仔镇综治中心调解员和陈大姐第一时间介入其中,严肃批评教育了李某。李某事后也深感后悔,删除了李女士的不雅视频,并保证之后不再干涉对方正常生活,二人调解成功。

有的放矢,以症下药。坂仔镇不断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让纠纷从“解决得了”到“解决得好”,持续提升了解纷能力和调解质效。